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①关于原子的结构,物理史上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型,即汤姆孙的枣糕模型、卢瑟福的    模型和玻尔的原子模型
              ②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了较大偏转,极少数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被弹回,接近180°.
              B、使α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是来自于带正电的核及核外电子,当α粒子接近核时,是核的排斥力使α粒子发生明显的偏转,当α粒子接近电子时,是电子的吸引力使之发生明显的偏转.
              C、实验表明原子的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
              D、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及全部质量.
            • 2. 原子核是由        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数等于它的        的和.
            • 3.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获得了重要发现:
              (1)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里
              D.说明了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某些轨道上运动
              (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了α粒子的散射实验.下列图中,O表示金原子核的位置,则能正确表示该实验中经过金原子核附近的α粒子的运动轨迹的是图中的    
            • 4. (2015春•姜堰市期中)如图甲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图,原子的中间有一个体积很小、带正电的核,卢瑟福推算出原子核的直径约为    m;如图乙为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模拟图,图中只有极少数α粒子有机会从离核很近的地方经过,是因为受到比较大的    力,才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
            • 5. 卢瑟福通过    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原子的    结构模型.
            • 6.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根据    实验基础提出的,原子是由        组成的,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    里.
            • 7.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    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直到1897年物理学家    发现了带    电的    ,从此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神话.
            • 8.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    轰击金原子,通过这个实验他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目前我们认为原子核是由两种基本粒子组成的,本别是带正电的    和不带电的中子.
            • 9. 【选做题】请从A、B两模块中选定一个模块作答,如都作答则按A模块评分,本题选择题4分,非选择题8分,共12分.
              A、(选修模块3-4)
              (1)图一中所示是用光学的方法来检查一物体表面平整程度的装置,其中A为标准平板,B为被检查的物体,C为单色入射光.如要说明能检查平面平整程度的道理,则需要用到下列哪些光学概念?    
              A.反射和干涉B.全反射和干涉
              C.反射和衍射D.全反射和衍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射线穿透物质的本领比γ射线更强
              B.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长、颜色不变
              C.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的质量与其运动状态有关
              D.观察者相对于频率一定的声源运动时,接受到声波的频率可能发生变化
              (3)在某介质中形成一列简谐波,波向右传播,在0.1s时刻刚好传到B点,波形如图二中实线所示,且再经过0.6s,P点也开始振动.

              求:
              ①该列波的周期T;
              ②从t=0时刻起到P点第一次达到波峰时止,O点对平衡位置的位移y0及其所经过的路程s0各为多少?
              B、(选修模块3-5)
              (1).人们在研究原子结构时提出过许多模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它们的模型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粒子散射实验与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无关
              B.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
              C.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枣糕模型
              D.科学家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波尔的原子模型
              (2)从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1885年瑞士中学教师巴尔末对当时已发现的在可见光区的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如果采用波长λ的倒数,这个公式可写作:
              1
              λ
              =Rn(
              1
              22
              -
              1
              n2
              )(n=3,4,5,6,…)(RH
              为常数)
              自巴尔末系发现后,人们又在紫外区和红外区发现了一些新的谱线,这些谱线也可以用类似巴尔末的简单公式来表示,例如赖曼系公式:
              1
              λ
              =RH(
              1
              12
              -
              1
              n2
              )(n=2,3,4,5,…)
              (RH为常数)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著名的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理论.上述两个公式中的n在波尔理论中被称为量子数.玻尔氢原子理论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阅读了上面的资料后,你认为巴尔末系是氢原子能级图中的    
              A.线系I    B.线系II    C.线系III D.线系IV
              (3)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木块,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水平射入木块而没有穿出,子弹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设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木块运动的位移为s,子弹所受阻力恒定.试证明:s<d.
            • 10. (2011•陕西校级二模)(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都证实了光具有粒子性
              B.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式
              C.紫外线照射某金属表面时发生了光电效应,则红外线也一定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 4个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一个氡原子核
              (2)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两块质量都是m的木块A和B,中间用一根劲度倔强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如图,现从水平方向射来一颗子弹,质量为m/4,速度为v0,射中木块A后留在其中.
              求:①在击中A瞬间木块A和B的速度分别为多少?
              ②在以后运动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
              ③在以后运动中A的最小速度和B的最大速度分别是多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