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如图\(5\)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
              \((1)\)构成\(A\)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构成\(B\)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
              \((2)\)三种射线中,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 ______ 射线;当原子核中的一个核子由中子转化为质子时将放出一个 ______ 粒子.
            • 2. 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如图5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
              (1)构成A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构成B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2)三种射线中,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 ______ 射线;当原子核中的一个核子由中子转化为质子时将放出一个 ______ 粒子.
            • 3. 如图所示,是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假如放射源能放射出α、β、γ三种射线,而根据设计,该生产线压制的是3mm厚的铝板,那么是三种射线中的 ______ 射线对控制厚度起主要作用.当探测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放射性粒子的个数超过标准值时,将会通过自动装置将M、N两个轧辊间的距离调 ______ 一些.
            • 4.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O注入人体内,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15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15O的衰变方程式    
              ②写出正、负电子相遇湮灭的议程式    
              ③设电子的质量为m,所带电量为q,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则探测到的正负电子湮灭后生成光子的波长为    
            • 5. (2011•辽宁校级二模)(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在核电站中利用石墨、重大和普通水来控制链式反应速度
              B.中等大小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因此这些核是最稳定的
              C.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取一系列不连续的数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2)如图所示,a、b两滑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并分别套在水平光滑导杆上,ab之间连接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然长度与导杆间距离相等均为d,导杆足够长,开始时ab在同一竖直线上,且处于静止状态,现给b一个水平冲量I,自此后,求:
              ①a滑块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②两滑块间有最大距离时,滑块a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 6. 下列说方法正确的是    
              A.人类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天然放射现象
              B.在α,β,γ三种射线中7射线电离作用最强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D.较重的核分裂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或较轻的核合并成中等质量大小的核,核子的比结合能都会增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