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开了人类研究原子核结构的序幕\(.\)如图\(5\)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中分成\(A\)、\(B\)、\(C\)三束.
              \((1)\)构成\(A\)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构成\(B\)射线的粒子是 ______ ;
              \((2)\)三种射线中,电离作用最强,动量最大,经常用来轰击原子核的是 ______ 射线;当原子核中的一个核子由中子转化为质子时将放出一个 ______ 粒子.
            • 2.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碘\( \;_{ 53 }^{ 131 }I\)和铯\( \;_{ 55 }^{ 137 }Cs\)等放射性物质放射出的\(α\)、\(β\)、\(γ\)射线,会造成甲状腺疾病和神经系统损伤\(.\)下列有关放射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碘\( \;_{ 53 }^{ 131 }I\)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
              B.铯\( \;_{ 55 }^{ 137 }Cs\)的半衰期为\(30\)年,把核废料深埋可以使核的半衰期变短
              C.碘\( \;_{ 53 }^{ 131 }I\)的半衰期为\(8.5\)天,若取\(4\)个碘核,经过\(17\)天就只剩下\(1\)个碘核
              D.铯\( \;_{ 55 }^{ 137 }Cs\)经过两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将变为碘\( \;_{ 53 }^{ 131 }I\)
            • 3.
              元素\(X\)是\(Y\)的同位素,分别进行下列衰变过程:\(X \xrightarrow{α}P \xrightarrow{β}Q\),\(Y \xrightarrow{β}R \xrightarrow{α}S\),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与\(S\)是同位素
              B.\(x\)与\(R\)原子序数相同
              C.\(R\)的质子数少于上述任何元素
              D.\(R\)比\(S\)的中子数多\(2\)
            • 4. 两个核反应方程:\(C \;_{ 1 }^{ 2 }H+ \;_{ 1 }^{ 3 }H→ \;_{ 2 }^{ 4 }He+x_{1}② \;_{ 15 }^{ 30 }P→ \;_{ 14 }^{ 30 }Si+x_{2}\),其中\(x_{1}x_{2}\)各表示某种粒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聚变反应
              B.\(②\)是裂变反应
              C.\(X_{1}\)是\( \;_{ 1 }^{ 3 }H\)
              D.\(X_{2}\)是\( \;_{ 1 }^{ 0 }e\)
            • 5. 重水堆核电站在发电的同时还可以生产出可供研制核武器的钚\(239( \;_{ 94 }^{ 239 }Pu)\),这种钚\(239\)可由铀\(239( \;_{ 92 }^{ 239 }U)\)经过\(n\)次\(β\)衰变而产生,则\(n\)为\((\)  \()\)
              A.\(2\)
              B.\(239\)
              C.\(145\)
              D.\(92\)
            • 6. 用\(α\)粒子轰击氩\(40( \;_{ 18 }^{ 40 }Ar)\)时,生成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该新核的质子和中子的数量分别是\((\)  \()\)
              A.\(19\)个和\(44\)个
              B.\(20\)个和\(23\)个
              C.\(43\)个和\(20\)个
              D.\(44\)个和\(19\)个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普朗克为了解释黑体辐射现象,第一次提出了能量量子化理论
              B.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
              C.\(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在电子
              D.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链式裂变反应
            • 8. 某些放射性元素如\( \;_{ 93 }^{ 237 }N_{P}\)的半衰期很短,在自然界很难被发现,可以在实验室使用人工的方法发现\(.\)已知\( \;_{ 93 }^{ 237 }N_{P}\)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 \;_{ 83 }^{ 209 }B_{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_{ 83 }^{ 209 }B_{i}\)的原子核比\( \;_{ 93 }^{ 237 }N_{P}\)的原子核少\(18\)个中子
              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α\)衰变和\(7\)次\(β\)衰变
              C.衰变过程中共有\(4\)个中子转变为质子
              D.若\( \;_{ 83 }^{ 209 }B_{i}\)继续衰变成新核\( \;_{ 83 }^{ 210 }B_{i}\),需放出一个中子
            • 9.
              雾霾现象的危害正侵害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使人们都意识到了治理雾霾的重要性,这也是在两会上的一个热点议题\(.\)而核能基本无二氧化碳排放,环保、高效,是优势较大的新能源\(.\)关于核电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B.要使链式反应发生,裂变物质的体积应大于它的临界体积
              C.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以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电子
              D.反应后的核废料需要进一步处理
              E.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要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的规律
            • 10. 据\(2011\)年\(3\)月\(14\)日法新社报道,日本核泄漏事故正在加剧,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可能已经出现“堆芯熔毁”现象,\(3\)号机组所用核燃料为铀\( \;_{ 92 }^{ 238 }U\)和钚\( \;_{ 94 }^{ 239 }p_{u}\),下列关于该核泄漏事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铀\(238\)俘获中子形成铀\(239\),再经一次\(β\)衰变,可成为原子反应堆中的燃料钚\(239\)
              B.钚的半衰期为\(24100\)年,则\(24100\)年后泄漏物质中钚原子的总数将降低为原来的\( \dfrac {1}{4}\)
              C.\( \;_{ 94 }^{ 239 }p_{u}\)衰变时放出的\(α\)射线比\(β\)射线的贯穿本领强
              D.在核泄漏的地区由于受到大剂量辐射,会出现癌症、甲状腺病患者增多的现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