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几年中国等许多国家积极发展“月球探测计划”,该计划中的科研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的含量。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发电燃料,可以采用在高温高压下用氘和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若已知氘核的质量为\(2.0136u\),氦\(3\)的质量为\(3.0150u\),氦核的质量为\(4.00151u\),质子质量为\(1.00783u\),中子质量为\(1.008665u\),\(1u\)相当于\(931.5M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氘和一个氦\(3\)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约为\(17.9MeV\);
              B.氘和氦\(3\)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_{1}^{2} {H}+_{2}^{3} {H} \xrightarrow[]{}_{2}^{4} {H}e +X\),其中\(X\)是中子;
              C.因为聚变时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生成物的总质量数减少。
              D.目前我国的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广泛使用氦\(3\)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
            • 2.

              有中子轰击\({\,\!}_{92}^{235}{U}\)原子核产生裂变反应,其可能的裂变方程为\({\,\!}_{92}^{235}{U}+_{0}^{1}{n}\xrightarrow{{}}_{56}^{144}{Ba}+_{36}^{89}{Kr}+3_{0}^{1}{n}\),\({\,\!}_{92}^{235}{U}\)、\({\,\!}_{0}^{1}{n}\)、\({\,\!}_{56}^{144}{Ba}\)、\({\,\!}_{36}^{89}{Kr}\)的质量分别为\(m_{1}\)、\(m_{2}\)、\(m_{3}\)、\(m_{4}\),\({\,\!}_{92}^{235}{U}\)原子核的半衰期为\(T\),其比结合能小于\({\,\!}_{56}^{144}{Ba}\)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_{56}^{144}{Ba}\)原子核比\({\,\!}_{92}^{235}{U}\)原子核更稳定
              B.\({\,\!}_{56}^{144}{Ba}\)原子核中含有\(56\)个中子
              C.裂变时释放的能量为\((m_{1}+2m_{2}-m_{3}-m_{4})c^{2}\)
              D.若提高\({\,\!}_{92}^{235}{U}\)的温度,\({\,\!}_{92}^{235}{U}\)的半衰期将会小于\(T\)
            • 3.

              新华社记者\(2016\)年\(11\)月\(2\)日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的国家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近日在第\(11\)轮物理实验中再获重大突破,获得超过\(60\)秒的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放电\(.\)关于太阳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释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太阳的能量来自于这个过程
              B.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5}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这需要非常高的温度
              C.太阳内部大量氢核聚变成氦核,聚变后比结合能增加,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D.氘核和氚核可发生热核聚变,核反应方程是\({\,\!}_{1}^{2}H+_{1}^{3}H\to {}_{{2}}^{{4}}He+_{{0}}^{{1}}n\)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形成的
              B.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的能量是\(-13.6 eV\),用能量为\(11.0 eV\)的光子照射时,不能使其跃迁到其他激发态
              C.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
              D.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 5.
              如图所示,表示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A\)的关系,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的原子核,例如,铀核\(( \;_{ 92 }^{ 235 }U)\),因为它的核子多,核力大,所以结合得坚固而稳定
              B.锂核\(( \;_{ 3 }^{ 6 }Li)\)的核子的比结合能比铀核的比结合能小,因而比铀核结合得更坚固更稳定
              C.原子核结合的松紧程度可以用“比结合能”来表征,比结合能的定义是每个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
              D.以上三个表述都错误
            • 6. 某元素的原子核可以俘获自身核外的一个\(K\)电子而转变成新元素,这种现象称为\(K\)俘获,在\(K\)俘获的过程中,原子核将会以光子的形式放出\(K\)电子的结合能\(.\)关于\(K\)俘获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不变
              B.原子序数减小
              C.原子总质量不变
              D.原子总质量减小
            •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重核裂变
              B.比结合能越大,原子中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C.各种气体原子的能级不同,跃迁时发射光子的能量\((\)频率\()\)不同,因此利用不同的气体可以制成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D.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 8. 一个不稳定的原子核质量为\(M\),处于静止状态\(.\)放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后反冲\(.\)已知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E_{0}\),则原子核反冲的动能为\((\)  \()\)
              A.\(E_{0}\)
              B.\( \dfrac {m}{M}E_{0}\)
              C.\( \dfrac {m}{M-m}E_{0}\)
              D.\( \dfrac {Mm}{(M-m)^{2}}E_{0}\)
            • 9.

              铀核\((_{92}^{235}U )\)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铅核\((_{82}^{207}Pb)\),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5\),\(n=4\)
              B.铀核\((_{92}^{235}U)\)的比结合能比铅核\((_{82}^{207}Pb)\)的比结合能小
              C.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小于铀核\((_{92}^{235}U)\)的结合能
              D.铀核\((_{92}^{235}U)\)衰变过程的半衰期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 10.
              人们发现,不同的原子核,其核子的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有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原子核\(D\)和\(E\)聚变成原子核\(F\)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能量
              B.已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放出的\(γ\)射线能使某金属板逸出光电子,若增加\(γ\)射线强度,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C.由图可知,原子核\(A\)裂变成原子核\(B\)和\(C\)时会有质量亏损,要吸收核能
              D.在核反应堆的铀棒之间插入镉棒是为了控制核反应速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