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夜间,居民楼的楼道里只是偶尔有人经过,“长明灯”会造成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里的灯变的“聪明”.这种“聪明”的电路是图中的(  )
              A.
              B.
              C.
              D.
            • 2. 近年来,酒驾几乎成为一种“社会公害”,交警用来检测酒驾的酒精测试仪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P是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的电阻r′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C成正比,R0为定值电阻.以下关于电流表的示数I与酒精气体浓度C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 3. 如图甲所示是一火警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2为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其电阻R2随温度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b之间接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和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的变化情况是(   )
              A.I变大,U变大
              B.I变小,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大,U变小
            • 4. 通常当人走向银行门口时,门就会自动打开,这是因为门上安装了下列那种传感器(   )
              A.温度传感器
              B.红外线传感器
              C.声音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 5. 从2009年始,公安部向各地交警部门发出通令,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严肃打击酒后或醉酒驾车.酒精测试仪就用于对机动车驾驶人员是否酒后驾车及其他严禁酒后作业人员的现场检测,它利用的是一种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同的酒精气体浓度对应着传感器的不同电阻,这样,显示仪表的指针就与酒精气体浓度有了对应关系,如果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电阻r0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c成正比,那么,电压表示数U与酒精气体浓度c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U越大,表示c越大,c与U成正比
              B.U越大,表示c越大,但是c与U不成正比
              C.U越大,表示c越小,c与U成反比
              D.U越大,表示c越小,但是c与U不成反比
            • 6. 如图甲所示为某工厂成品包装车间的光传感记录器,光敏电阻R1能接收到发光元件A发出的光,R2为定值电阻,每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光传感器B就输出一个电信号(挡光时间忽略不计),并经信号处理器处理后在屏幕显示出电信号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传送带保持匀加速运动,每个工件均相对传送带静止,且相邻工件间距依次为7.5、15.0、22.5、30、…(单位:cm).则当工件挡住A发出的光时,光传感器就输出一次电压(选填“高”或“低”),工件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
            • 7. 许多楼道照明灯具有这样的功能:天黑时,出现声音它就开启;而在白天,即使有声音它也没有反应,它的控制电路中可能接入的传感器是(   )
              ①温度传感器       ②光传感器       ③声音传感器       ④热传感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8.

              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AB上,水平恒力F (F大小未知)推动质量为m=1kg的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到达B点时撤去F,接着又冲上光滑斜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高能到达C点。用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并在表格中记录了部分测量数据(g取10m/s2)。

               

              t/s

              0.0

              0.2

              0.4

              2.2

              2.4

              2.6

              v/(m/s)

              0.0

              0.4

              0.8

              3.0

              2.0

              1.0

               

              1.求出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和时间;

              2.若撤去推力F,在A处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恰能使物体运动到C点,求此初速度v0的大小。

               

               

            • 9.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用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______是在轨道右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2.随着钩码的数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图(b)中的图线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为消除此误差可采取的简便且有效的措施是 [     ]

              A.调整轨道的倾角,在未挂钩码时使小车能在轨道上长时间缓慢运动(即将小车与传感器发射部分的重力沿轨道方向恰与其所受摩擦力平衡)

              B.在增加钩码数量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小车上增加砝码,使钩码的总质量始终远小于小车与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

              C.在钩码与细绳之间放置一力传感器,直接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力传感器读数F的关系图像

              D.更换实验中使用的钩码规格,采用质量较小的钩码进行上述实验

              3.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        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 10.

              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①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②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③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

              ④小车做曲线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