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物理是一门以食盐为基础的学科,食盐离不开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如图是八(1)班物理小组同学在测量时的情景:
              图1是一元硬币的直径是    cm;图2中A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    cm;图3中停表的读数是    s;图4中小石块的体积是    cm3
            • 2. 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cm、12.83cm、12.8cm、14.82cm、12.80cm.
              (1)各个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
              (2)其中测量结果显示明显错误操作的是    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
              (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刻度尺的    不同.
              (4)如果正确测量四位的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mm,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又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5)用这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
            • 3. 如图中,物体的长度是    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    
            • 4. 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刻度尺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并各自记录下实验的步骤.
              甲同学乙同学
              (1)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缠绕5圈(1)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缠绕30圈
              (2)用刻度尺将所绕线圈的长度L测出(2)用刻度尺将所绕线圈的长度L测出
              (3)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
              L
              5
              (3)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
              L
              30
              (4)用上述方法再测两次,求平均值(4)整理器材
              (5)整理器材
              (1)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交流时,都发现自己在实验中存在着问题,请你分析甲和乙在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2)乙同学改变了自己测量中存在的不足,仍然测量30圈细铜丝的长度,取平均值时,每次测量结果各不相同,请你帮他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答出一条即可)
            • 5. 如图是测量成人一拃的长度,下列正确的是(  )
              A.视线甲的结果比视线乙大,是测量误差
              B.视线乙的结果是 19cm
              C.视线甲是错误的读法,结果和乙之间差异不叫误差
              D.甲乙两种读数相差无几,都是正确的
            • 6. 测量的目的就是进行可靠的    ,测量首先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    ;另外还要根据测量要求选择        合适的测量工具.日常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    
            • 7. “DIS”是“数字化信息系统”的简称,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传感器、    、计算机.
            • 8. 小明在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时读数如下,哪一个读数是正确的(  )
              A.29.0cm
              B.29.00cm
              C.29.000cm
              D.0.2900m
            • 9. 已知一长木板的长度为7m,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长木板底边上的O点为坐标原点,沿底边向右的方向规定为坐标轴的正方向.设图中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x1和x2,则(  )
              A.x1=1m,x2=6m
              B.x1=3m,x2=2m
              C.x1=-3m,x2=2m
              D.x1=-3m,x2=-2m
            • 10. (2015秋•灵宝市期中)如图所示,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纸带中的计数点0、1之间的距离为    mm,0、2之间的距离为    mm,2、3之间的距离为    m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