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以下一段纸带,如图所示,O为起点,取A点为第一个计数点,以后每数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 ______ s,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 s,若量得BC=6.79cm,CD=8.04cm,则vC= ______ m/s,加速度a= ______ m/s2
            • 2. 如图1所示,为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等器材研究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①实验过程中,应当    (选填: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B.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②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    ;(选填:A.低压直流电源   B.低压交流电源)
              ③如图2所示,纸带记录的是某次实验过程中小车的运动情况,由刻度尺所测数据分析可知,小车做    .(选填: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直线运动)
            • 3. (2016春•湖北期中)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从A点开始在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长到短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
              (1)若把每一段纸带的右上端连接起来,结果得到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纸带做    运动.
              (2)为求出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些段纸带的长度?答:    
              (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10.00cm,d段纸带的长度为2.0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 4.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明从实验中挑选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的频率为50Hz.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用字母填写)
              (2)从图乙中所给的刻度尺上读出A、B两点间的距离s1=    cm;
              (3)该小车的加速度a=    m/s2,C点速度为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小强同学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也挑选了一条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x1,x2,x3,x4,x5,x6,通过计算得到1至6各点的瞬时速度如下表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请在坐标纸图丁上作出相关图线,并求重锤运动的加速度a=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23456
              V(m/s)0.651.041.421.812.192.57
            • 5. (2015秋•江门校级期中)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获得的一条纸带 如图所示.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2)若纸带左端与小车相连,根据纸带可判定物体做    直线运动.(选填“匀加速”、“匀
              减速”或“匀速”)
              (3)A、B、C、D、E、F、G是纸带上7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    m;
              (4)C点对应的速度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m/s2.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5)若实验后发现,实际所用交流电的频率高于50Hz,则上述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是    .(填“偏大”,“偏小”,还是“不变”)
            • 6.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点为打下的第一个点,0、1、2…为连续的计数点.现测得两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打点时间间隔均为T.根据纸带测量出的距离及打点的时间间隔,可以求出此实验过程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在打第5号计数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    
            • 7. (2015秋•赣州校级期中)在DIS系统中,光电门测量的是运动物体挡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了测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如图所示.当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经过光电门时,测得A、B先后挡光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A、B开始挡光时刻的间隔为t,则A、B先后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分别为vA=    cm/s,vB=    cm/s;小车的加速度a=    m/s2
            • 8. (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它们是每隔    s 打一个点.
              (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间的顺序关系是    (填字母序号)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3)在研究某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打点计时器打下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点未画出.由纸带上的数据可知,打B点时物体的速度v=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9. (2013秋•黔南州校级期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    m/s,B点的瞬时速度为    m/s.C点的瞬时速度为    m/s,B、C间的平均加速度为    m/s2
            • 10.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V,频率50Hz,则两邻两个计时点间的时间为    s.
              (2)在测定重物下落加速度的实验中,上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为0、1、2、3、4、5、6七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6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

              (a)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打计数点4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 v4=    m/s.
              (b)本实验操作中,能否先放纸带,后开电源?答:    (填“能”或“不能”)
              (c)要探究重物下落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试写出主要实验步骤?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