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A\),\(B\)两点的间距\(x_{1}\)和\(A\),\(C\)两点的间距\(x_{2}\)已测出,则利用这两段间距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dfrac{{{x}_{2}}-{{x}_{1}}}{{{T}^{2}}}\)
              B.\(\dfrac{{{x}_{2}}-{2}{{x}_{1}}}{{{T}^{2}}}\)
              C.\(\dfrac{{{x}_{2}}{+}{{x}_{1}}}{{2}T}\)
              D.\(\dfrac{{{x}_{2}}{+}{{x}_{1}}}{{2}{{T}^{2}}}\)
            • 2.

              如图所示的是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4\)条纸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纸带的加速度最大,丁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
              B.乙纸带的加速度最大,两纸带的平均速度最大
              C.乙和丁纸带的加速度均为零
              D.丙和丁纸带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 3. 下面是一些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通过纸带上打下的一系列点,可求出打下任意一点时拉动纸带的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的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一点,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C.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用天平测物体\((\)重锤\()\)的质量
            • 4.

              如图所示,在倾斜导轨上固定一光电门,让装有挡光片的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实验中分别记录了四种挡光片的宽度及相应的挡光时间,数据见表格\(.\)为了尽可能准确得到挡光片开始挡光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应选择的测量数据是\((\)  \()\)


              组次 宽度\(\triangle l/m\) 挡光时间\(\triangle t/s\)
              \(1\) \(0.0800\) \(0.23044\)
              \(2\) \(0.0600\) \(0.17464\)
              \(3\) \(0.0400\) \(0.11662\)
              \(4\) \(0.0200\) \(0.05850\)


              A.第\(l\)组
              B.第\(2\)组
              C.第\(3\)组
              D.第\(4\)组
            • 5. 在研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实验中,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A\)、\(B\)、\(C\)、\(D\)、\(E\)、\(F\)、\(G\)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x_{1}\)、\(x_{2}\)、\(x_{3}\)、\(x_{4}\)、\(x_{5}\)、\(x_{6}\)分别为\(AB\)、\(BC\)、\(CD\)、\(DE\)、\(EF\)、\(FG\)之间的距离,下列表达式中可以用来计算打\(D\)点时小车速度的有\((\)  \()\)
              A.\( \dfrac {x_{2}+x_{4}}{T}\)
              B.\( \dfrac {x_{2}+x_{3}+x_{4}+x_{5}}{4T}\)
              C.\( \dfrac {x_{3}+x_{4}}{4T}\)
              D.\( \dfrac {x_{2}+x_{4}}{2T}\)
            • 6.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图中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s_{1}\)、\(s_{2}\)、\(s_{3}\)、\(s_{4}\)、\(s_{5}\)、\(s_{6}\)已经测量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s_{6}-s_{1})\)等于\((s_{2}-s_{1})\)的\(6\)倍
              C.从纸带可求出计数点\(B\)对应的速率
              D.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
            • 7. 如图,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信息所得到的纸带\(.\)为便于测量和计算,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s_{1} < s_{2} < s_{3} < s_{4} < s_{5}.\)对于纸带上\(2\)、\(3\)、\(4\) 这三个计数点,相应的瞬时速度关系为\((\)  \()\)
              A.计数点\(2\)的速度最大
              B.计数点\(3\)的速度最大
              C.计数点\(4\)的速度最大
              D.三个计数点的速度都相等
            • 8.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某段如图所示,若\(A\)、\(B\)、\(C…\)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0.10s\),从图中给定的长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
              A.\(1m/s^{2}\)
              B.\(4m/s^{2}\)
              C.\(5×10^{3}m/s^{2}\)
              D.\(2×10^{2}\) \(m/s^{2}\)
            • 9.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则在打出\(D\)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和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0.56m/s\)和\(2.0m/s^{2}\)
              B.\(0.96m/s\)和\(2.0m/s^{2}\)
              C.\(0.96m/s\)和\(4.0m/s^{2}\)
              D.\(0.56m/s\)和\(4.0m/s^{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