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和能量是否守恒,长郡中学髙三物理兴趣小组找来了一端倾斜另一端水平的光滑轨道,如图所示。在距离水平部分高为h处和水平部分安装了1、2两个光电门,然后找来两个直径均为d但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小球A、B进行实验。先将小球B静放在水平轨道上两光电门之间,让小球A从倾斜轨道上较高位置释放,光电门1记录了小球A碰撞前后通过的时间t1、t1′,光电门2记录了碰后小球B通过的时间t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知mA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B,若满足关系式______,则说明碰撞中能量守恒。如果两小球的位置互换,该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功。
            • 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黏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a)所示,在小车A后接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b),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离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段起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格填“AB”或“BC”或“DC”或“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m1=0.40kg,小车B的质量m2=0.20kg,由测量结果可得:碰前总动量=______kg•m/s,碰后总动量=______kg•m/s。
            • 3.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滑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竖直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 ______ \(B\)球的直径\((\)“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_{A}\) ______ \(m_{B}(\)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 ______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A\)球和\(B\)球在空间飞行的时间
              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3)\)已知\(m_{A}\):\(m_{B}=2\):\(1\),\(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中所选小球和实验的记录纸判断,\(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 ______ 点\((\)在\(E\)、\(F\)、\(J\)三个落点中选填\()\),\(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 ______ 点\((\)在\(E\)、\(F\)、\(J\)三个落点中选填\()\).
              该同学通过实验数据说明在实验中\(A\)、\(B\)两球碰撞中动量守恒,
              请你用图\(2\)中的字母写出该同学判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是 ______ .
            • 4. 如图甲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填字母代号).
              A.秒表
              B.天平及砝码
              C.毫米刻度尺
              D.0~12V直流电源
              E.0~12V交流电源
              (2)安装好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标上A、B、C…测得其中E、F、G点距打点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物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为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打下O点到打下F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动能的增加量△Ek=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关于这个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
              D.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小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于是深入研究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他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线,如图丙所示.图象是一条直线,此直线斜率的物理含义是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由图线求得重锤下落时受到阻力与重锤所受重力的百分比为
              f
              mg
              =    %(保留2位有效数字).
            • 5. 如图为“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示意图.
              (1)入射小球1与被碰小球2直径相同,均为d,它们的质量相比较,应是m1______ m2
              (2)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必须调整斜槽使 ______
              (3)继续实验步骤为:
              A.在地面上依次铺白纸和复写纸.
              B.确定重锤对应点O.
              C.不放球2,让球1从斜槽滑下,确定它落地点位置P.
              D.把球2放在立柱上,让球1从斜槽滑上,与球2正碰后,确定球1和球2落地点位置M和N.
              E.用刻度尺量OM、OP、ON的长度.
              F.看m1+m2与m1是否相等,以验证动量守恒.
              上述步骤有几步不完善或有错误,请指出并写出相应的正确步骤. ______
            • 6. 某同学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测得两小球的平均落点与\(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实验中已测得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_{1}\),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被碰小球的质量\(m_{2}=\)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