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针对两个不同的电源得出如图所示的1、2两条图线,则两个电源的动势E1和E2、内阻r1和r2满足关系)(  )
              A.E1>E2,r1>r2
              B.E1>E2,r1<r2
              C.E1<E2,r1<r2
              D.E1<E2,r1>r2
            • 2.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
              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比较明显
              B.移动变阻器的触头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
              C.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
              D.由实验记录数据作U-I图象时,应通过尽可能多的点画一条直线,并使不在直线上点大致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 3.
              为了确定一个标有“\(3.8V\),\(0.3A\)”的小灯泡的电阻,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小明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量,测量结果\(R_{1}=2Ω\);小华同学由\(R= \dfrac {U}{I}\)计算可得其阻值\(R_{2}≈13Ω.\)小明同学的操作过程无误,但\(R_{1}\)和\(R_{2}\)存在明显差异。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同学的方法错误,因为测量时没有电流通过小灯泡
              B.小华同学的方法错误,因为小灯泡的电阻不能用\(R= \dfrac {U}{I}\)来计算
              C.两位同学的方法都正确,因为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的精确度不够
              D.两位同学的方法都正确,因为小灯泡的工作状态不同
            • 4.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米尺量出金属丝的连入电路部分的长度三次,算出其平均值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安培表的内接线路,多次测量后算出其平均值
              D.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 5.
              一只小灯泡,标有“\(3V\),\(1.5W\)”的字样。现要描绘小灯泡\(0~3V\)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器材有
              \(①.\)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
              \(②.\)电动势为\(6V\)、内阻约为\(1.0Ω\)的电源
              \(③.\)量程为\(0.6A\)、内阻约为\(1.0Ω\)的电流表\(A_{1}\)
              \(④.\)量程为\(3A\)、内阻约为\(0.1Ω\)的电流表\(A_{2}\)
              \(⑤.\)量程为\(3V\)、内阻约为\(6kΩ\)的电压表\(V_{1}\)
              \(⑥.\)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0kΩ\)的电压表\(V_{2}\)
              \(⑦.\)开关、导线若干,以下电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6.
              如图所示的图线中,\(I\)是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图线,Ⅱ是某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当用该电源向该电阻供电时,电阻上消耗的电功率和电源的效率分别为\((\)  \()\)
              A.\(4W\)  \(33\%\)
              B.\(2W\)  \(67\%\)
              C.\(2W\)  \(33\%\)
              D.\(4W\)  \(67\%\)
            • 7.

              很多人喜欢到健身房骑车锻炼,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了一个发电测速装置\(.\)如图所示\(.\)自行车后轮置于垂直车身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后轮圆形金属盘在磁场中逆时针转动时,可等效成一导体棒绕圆盘中心\(O\)转动\(.\)已知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圆盘半径为\(l\),圆盘电阻不计\(.\)导线通过电刷分别与后轮外边缘和圆心\(O\)相连,导线两端\(a\)、\(b\)间接一阻值\(R\)的小灯泡\(.\)后轮匀速转动时,用电压表测得\(a\)、\(b\)间电压\(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连接的是电压表的正接线柱
              B.若圆盘匀速转动的时间为\(t\),则该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Q=\dfrac{{{U}^{2}}}{2R}{t}\)
              C.自行车后轮转动的角速度是\(\dfrac{U}{B{{l}^{2}}}\)
              D.自行车后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是\(\dfrac{2U}{Bl}\)
            • 8.

              如图所示,有一个边界为正三角形的匀强磁场区域,边长为\(a\),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导体矩形框的长为\( \dfrac{ \sqrt{3}}{2}a\)、宽为\( \dfrac{a}{2}\),平行于纸面沿着磁场区域的轴线匀速穿越磁场区域,导体框中感应电流的正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以导体框刚进入磁场时为\(t=0\)时刻,则导体框中的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 9.

              如图甲所示,在虚线框所示的区域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位于水平面内、面积为\(S\)的单匝金属线框放在磁场中,线框上开有一小口与磁场外阻值为\(R\)的小灯泡相连\(.\)若金属框的总电阻为\(R/2\),其他电阻不计,磁场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


              A.感应电流由\(b\)经小灯泡流向\(a\)
              B.线框\(cd\)边受到的安培力向左
              C.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2{{B}_{0}}S}/{{{t}_{0}}}\;\)
              D.\(a\)、\(b\)间电压的大小为\({2{{B}_{0}}S}/{(3{{t}_{0}})}\;\)
            • 10.

              如图甲所示,正三角形导线框\(abc\)固定在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0~4s\)时间内,线框\(ab\)边所受安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规定水平向左为力的正方向\()\)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