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

              (1)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2)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______m/s,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2. 利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1)在实验过程中,应先______(填“接通电源”或“释放纸带”)。
              (2)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获取纸带,选用较清晰的连续的几个点迹,如图2所示,用刻度尺测得AC、CE间
              距分别为s1、s2,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f,则重物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学习小组发现这个加速度数值与查得的当地重力加速度g相差较大,于是在测量了重物质量为m后,计算出重物运动过
              程中所受阻力F=______。
            • 3. 图为测试飞机滑跑阶段动力性能的监控屏幕截图。飞机前端装有d=6mm的挡光片,跑道上隔一段距离有一个感光装置。图中上方的两个时间表示挡光片经过感光装置的挡光时间,图中秒表表示飞机到达感光装置的时刻。若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飞机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
              (2)最后一个图片是飞机起飞前的瞬间,则飞机起飞的瞬时速度v=______km/h;
              (3)请结合所给图片,估算飞机的长度l=______m(结果保留到个位数)。
            • 4.
              历史上有学者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提出了质疑,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点,他提出的新的观点是 ______ \(.\)在一高塔顶端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这主要是因为 ______ ; 在一高塔顶端同时释放大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两球几乎同时落地,这是因为 ______ .
            • 5.
              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的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个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的距离\(h\),再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计时,到第\(n(n > 3)\)个水滴落在盘中,共用时间为\(t\),则利用以上已知量可推导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______ .
            • 6.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作\(0\)、\(1\)、\(2\)、\(3\)、\(4.\)量得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_{1}=30.0mm\),\(s_{2}=36.1mm\),\(s_{3}=41.9mm\),\(s_{4}=48.0mm\),则小车在\(0\)与\(1\)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 \(m/s^{2}(\)小数点后保留\(2\)位\()\)
            • 7.
              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______ \((\)填写序号\()\).
            • 8.
              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在木块\(A\)和木板\(B\)上贴上待测的纸,将木板\(B\)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沙桶通过细线与木块\(A\)相连.

              \((1)\)调节沙桶中沙的多少,使木块\(A\)匀速向左运动\(.\)测出沙桶和沙的总质量为\(m\),以及贴纸木块\(A\)的质量\(M\),则两纸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
              \((2)\)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要保证木块\(A\)做匀速运动比较困难,有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木块\(A\)的右端接在力传感器上\((\)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接,从计算机上可读出对木块的拉力\()\),使木板\(B\)向左运动时,木块\(A\)能够保持静止\(.\)若木板\(B\)向左匀速拉动时,传感器的读数为\(F_{1}\),则两纸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当木板\(B\)向左加速运动时,传感器的读数为\(F_{2}\) ______ \(F_{1}(\)填“\( > \)”、“\(=\)”或“\( < \)”\()\).
            • 9.
              某活动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物块\(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步骤如下:
              \(a.\)如图所示组装好器材,使连接物块\(A\)的细线与水平桌面平行
              \(b.\)缓慢向矿泉水瓶内加水,直至物块\(A\)恰好开始运动
              \(c.\)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及水的总质量\(m\)
              \(d.\)用天平测出物块\(A\)的质量\(M\)
              \((1)\)该小组根据以上过程测得的物块\(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______ ,本小组采用注水法的好处是 ______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2)\)若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物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