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海尔蒙特的实验过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土壤
              B.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是水
              C.柳树重量增加的物质主要是水和有机物
              D.土壤重量减少的物质是无机盐
            • 2.
              如图1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验证光合作用实质的一个实验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______
              (2)在实验前应该对实验的天竺葵怎样处理?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
              (3)在光照1小时后要摘下A、B叶,然后进行脱色,下列图2脱色装置最好的是 ______
              (4)在叶脱色后取出漂洗,然后滴加碘液,再漂洗,请你预测A叶的颜色变化及产生原因 ______
            • 3.
              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
              A.不含叶绿体的叶
              B.全绿色的叶
              C.有白斑或白条纹的叶片
              D.除去叶绿素的叶
            • 4.
              为了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为了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实验前应该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______ 。
              (2)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3)把植物放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分别将甲、乙、丙的叶片取下来,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进行进行 ______ ,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4)甲、乙、丙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______ 。
              (5)如果把上述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甲、乙、丙中培养液的水分分别减少了100mL、95mL、95mL.通过对甲、乙、丙中培养液减少的缘故对比分析,得知甲培养液比乙、丙培养液多减少的水分用于了植物的 ______ 。
              (6)根据甲、乙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应用于温室里的植物栽培,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 ______ 。
            • 5.
              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短时间内对生物生活没有影响。在清水中加入0.1%的BTB,水溶液呈蓝色。如果此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则溶液颜色会由蓝变绿再变黄色;如果此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减少,溶液颜色则又会逐渐恢复为蓝色。为验证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理活动,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大烧杯内注入一定量的清水,滴入少量0.1%的BTB指示剂;然后用导管向BTB溶液里吹气,使溶液变成黄绿色。
              ②将大烧杯中的黄绿色BTB溶液等量注入4只广口瓶内如图所示。
              ③在甲、乙瓶中各放入10g金鱼藻,并用橡皮塞塞紧4只广口瓶瓶口。
              ④把4瓶溶液都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并对甲、丁瓶遮光处理。2小时后观察,丙、丁瓶内溶液颜色没有发生变化,依然为黄绿色。那么甲、乙瓶中溶液的颜色如何呢?
              请你预测2小时后甲、乙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1)甲瓶溶液颜色变为 ______ ,乙瓶溶液颜色变为 ______ 。
              (2)甲、丁瓶对照,说明甲瓶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原因是在无光的条件下,植物只进行 ______ ,使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3)乙、丙瓶对照,说明乙瓶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原因是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 ______ ,使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4)甲、乙瓶对照,说明 ______ 。
              (5)丙、丁瓶对照,说明 ______ 。
              (6)甲、丙能否作对照?为什么? ______ 。
            • 6.
              粒小小的种子逐渐成为一株高大的植物,历经了诸多生理活动过程,请你应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把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24h,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
              ①数小时后,摘下甲、乙装置内的叶片,经过处理后分别滴加碘液,乙叶片的颜色 ______ (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 ______ 。
              ②甲乙装置放在黑暗中24h的目的是 ______ 。
              ③通过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比利时的海尔蒙特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株2.5kg 的柳树苗种在装有90ke泥土的桶里,只浇雨水。5年后,柳树长到85k而泥土的质量只少了不到100g.由于水是加到桶里的唯一物质,所以他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
              ①该实验中泥土的质量减少了,主要是由于 ______ 。
              ②海尔蒙特认为使柳树生长的物质是水,你认为影响柳树生长的外界因素还有 ______ (至少再写出两个因素)。
            • 7.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列出可探究的一个问题: ______ .
              (2)在装置B中,当图甲中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管口内,结果卫生香猛烈燃烧起来,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为探究“进行光合作用的是金鱼藻”,装置B设置了如图乙所示的对照组,该对照组有一处明显错误,请你改正:应去掉图乙中的 ______ .
              (3)利用装置C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 ______ 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 ______ (左或右)移动.
              (4)装置D表示 ______   的实验过程,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______ (按序号排列).
            • 8.
              小梅探究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后,画出如图图解.请据图分析:
              (1)在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的实验中,为避免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对植物进行 ______ 处理;之后,将一叶片的上下两面夹上黑色的五角星纸片(如图甲),目的是设置 ______ 实验;叶片经光照、摘下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呈 ______ 色,见光部分呈 ______ 色.
              (2)图甲中A,B,C为植物叶片上发生的某些生理作用.其中A表示植物的 ______ 作用,B表示植物的 ______ 作用,C表示植物的 ______ 作用.
              (3)图乙表示二氧化碳和光照对大棚蔬菜光合作用的影响,据图可知,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采取 ______ 和 ______ 两种措施.
            • 9.
              晴天的上午,将盆栽植物的某一枝条套上一透明的塑料袋,扎紧口:
              (1)下午打开袋口,将一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袋内,木条复燃,说明袋内 ______ 丰富,这是 ______ 的结果.
              (2)傍晚将袋套上,第二天早起打开袋口,伸进一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袋内 ______ 较多,这是 ______ 的结果.
            • 10.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植物体
              B.叶绿素
              C.叶绿体
              D.细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