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春•南阳期中)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T2-l的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l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1)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只写一条)    
              (2)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    m/s2(π2=9.87)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缝衍射中,缝越宽,衍射现象越明显
              B.机场、车站等地进行安检时,一般用γ射线检查箱内的物品
              C.狭义相对论认为: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
              D.在“利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单摆周期应该从小球经过最低点处开始计时
            • 3.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
              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线的长度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早按下
              C.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 4.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列措施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多测几组数据,借助T2-L图象求重力加速度g
              D.为便于观察和计数,应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②实验中,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61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mm,单摆摆长为    m(最后一空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③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代号,已知sin5°=0.087,sin15°=0.26).
            • 5. (1)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从摆球经过    开始计时,记录此后经过平衡位置的次数n和振动时间t,用米尺测出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出摆球直径为d.
              (2)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g=    
              (3)在实验中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A.测摆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
              D.实验中误将n 次计为n-1次
              E.以摆球直径和摆线长之和作为摆长来计算.
            • 6. 某同学做了“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测摆长时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单摆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则摆长为    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则秒表读数为    s.
              (2)根据该同学的测量结果,若取π2=9.86,则其所测量的重力加速度值为    m/s2.(取三位有效数字)
              (3)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摆长时摆线拉得过紧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秒表开始计时按钮提前按下,但终止计时按钮准时按下
              D.实验中误将49次的全振动数成了50次全振动.
            • 7.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需测出单摆的摆长l和周期T,再用计算式g=    求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2)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              B.长30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铁球;
              E.秒表;                       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    
              (3)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T2~l图线,如图甲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    

              (4)实验中,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
              C.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值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n+1)次
              (5)若如图乙单摆是一个秒摆,将此摆移到月球上,(g=
              1
              6
              g),其周期是     秒
              (6)实验中游标尺(10分度)读数如图丙,是    mm.
            • 8.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关于本实验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
              A.摆角应尽量大些    
              B.摆线应适当长些  
              C.摆球应选择密度较大的实心金属小球
              D.用停表测量周期时,应取摆球摆至最高点时开始计时
              (2)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的读数是    mm.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2所示,秒表读数为    s.
              (3)若该同学测量了5种不同摆长与单摆振动周期的对应情况,并将记录的结果描绘在如图3所示的坐标中,图中个坐标点的标号分别对应实验种5种不同摆长的情况.请你在图中画出T2-l图线;利用图象求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同学甲说:“因为空气浮力与摆球重力方向相反,它对球的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同学乙说:“浮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这两个同学说法中    
              A.甲正确        B.乙正确       C.两同学的说法都错误.
            • 9. 某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0,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0时秒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单摆的周期T=    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长L数值后,画出T2-L图象如图乙,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A.g        B.
              1
              g
                       C.
              4π2
              g
                   D.
              g
              4π2


              (3)与重力加速度的真实值比较,发现测量结果偏小,分析原因可能是    
              A.振幅偏小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将摆线长当成了摆长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
            • 10. (2014秋•衡水校级月考)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
              (1)关于安装仪器及测量时的一些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用米尺测出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l
              B.先将摆球和摆线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摆长l,再将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
              C.使摆线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α(小于10°),然后静止释放摆球
              D.测出摆球两次通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记为此单摆振动的周期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12345
               摆长l/cm 80.0090.00100.00110.00120.00
               30次全振动时间t/s 53.856.960.062.8 65.7
               振动周期T/s 1.79 1.90 2.00 2.09 2.19
               振动周期的平分T2/s2 3.20 3.61 4.00 4.37 4.80
              请将第三次的测量数据标在图中,并在图中作出T2随l变化的关系图象.
              (3)根据数据及图象可知单摆周期的平分与摆长的关系是    
              (4)根据图象,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