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长宁区一模)某同学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测出了摆线长度L和摆动周期T,如图(a)所示.通过改变悬线长度L,测出对应的摆动周期T,获得多组T与L,再以T2为纵轴、L为横轴画出函数关系图象如图(b)所示.由图象可知,摆球的半径r=    m,当地重力加速度g=    m/s2;由此种方法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偏小”、“一样”).
            • 2. 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1.6m、长为10cm的光滑圆弧轨道,小球置于圆弧左端,t=0时刻起由静止释放.取g=10m/s2,t=2s时小球正在(  )
              A.向右加速运动
              B.向右减速运动
              C.向左加速运动
              D.向左减速运动
            • 3. (2016•闸北区一模)如图,在铁架台上固定一个摆长约为1m的单摆.某同学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手边只有一把量程为20cm、精度为1mm的刻度尺.他只能多次改变摆长,且改变量每次都不相同.每改变一次摆长,测量对应的周期T1、T2、T3…,同时记录前后两次实验时摆长的变化量.从而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得到当地重力加速度值为g.
              (1)(多选题)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2)若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图(2)的拟合直线,则图中横轴表示    ,图线的斜率为    
            • 4. 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若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为L,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为d,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减小误差,应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
              B.实验中最大偏角不超过300
              C.实验中单摆的振动周期为T=
              t
              n
              D.实验中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为g=
              4n2π2(L+d)
              t2
            • 5. 某实验小组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先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    cm.若将单摆悬挂后,用刻度尺测得摆线的长是87.00cm,测得单摆完成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表所示,则秒表读数是    s,单摆的摆动周期是    s,由此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π取3.14)
            • 6. 甲乙两个学习小组分别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甲组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除秒表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应该选用    ;(用器材前的字母表示)
              a.长度接近1m的细绳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绳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e.最小刻度为1cm的米尺   f.最小刻度为1mm的米尺
              ②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③在测量摆长后,测量周期时,摆球振动过程中悬点O处摆线的固定出现松动,摆长略微变长,这将会导致所测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组同学在图甲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速度传感器,如图乙所示.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其做简谐运动,速度传感器记录了摆球振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的v-t图线.
              ①由图丙可知,该单摆的周期T=     s;
              ②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周期平方-摆长)图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L+0.0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7. 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用双缝间距d和双缝到光屏的距离L及条纹间距△x计算单色光波长的公式是λ=    
            • 8.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
              l
              g
              ,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  )
              A.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
              C.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球相距平衡值置有较大的角度
              D.拉开摆球到某一位置释放,第一次经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第二次经平衡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t即为单摆周期T
            • 9. (2015秋•云南校级月考)某学习小组利用单摆,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A.该组同学先测出悬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然后用秒表测出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B.更换摆线长度后,多次测量,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周期平方-摆长)图线,并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L+0.03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0. 皋城中学物理兴趣小组同学在做“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研究,以下是其中一位同学的实验过程.

              (1)该同学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1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该同学组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如图2)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8840m,再用游标卡尺(如图3)测量摆球直径D=    m,则单摆摆长L=    m.
              (3)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述了对摆长约为1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sin5°=0.087,sin15°=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填字母代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