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在斯特林循环的p-V图象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容过程组成B→C的过程中,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目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状态A和状态D的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图象如2图所示,则状态A对应的是______(选填“①”或“②”).
            • 2. 如图,用一个带两根细管的橡皮塞塞紧烧瓶的瓶口,压强传感器通过其中一根不带阀门的细管连通烧瓶中的空气,另一根带阀门的细管连通注射器。开始时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注射器针筒的最大刻度线到阀门之间充满了水。现利用该装置进行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依图示连接好实验器材,运行DIS软件进入实验界面,点击“开始记录”后:
              ①打开阀门,推注射器活塞向烧瓶内注入适量的水,关闭阀门;
              ②记录气体的压强p,并在表格中记录注入的水的体积V;
              ③保持烧瓶中气体的温度不变,重复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点击“停止记录”。
              (1)实验中通过______测得注入烧瓶中的水的体积;
              (2)(单选)为验证玻意耳定律,采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时,应选择
              A.p-V图象       B.p-图象       C.V-图象       D.-图象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的图象可以测得______;上述实验中存在着可能影响实验精确度的主要因素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 3.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_{1}\)和\(m_{2}\)的同种气体,分别以恒定的温度\(t_{1}\)和\(t_{2}\)等温变化,变化过程分别用图中等温线\(1\)和\(2\)表示,如\(m_{1}=m_{2}\),则\(t_{1}\) ______ \(t_{2}\);如\(t_{1}=t_{2}\),\(m_{1}\) ______ \(m_{2}.(\)填“\( > \)”“\(=\)”或“\( < \)”\()\)
            • 4.
              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结构如图\((a)\)所示的温度计\(.\)一端封闭的轻质细管可绕封闭端\(O\)自由转动,管长\(0.5m.\)将一量程足够大的力传感器调零,细管的开口端通过细线挂于力传感器挂钩上,使细管保持水平、细线沿竖直方向\(.\)在气体温度为\(270K\)时,用一段水银将长度为\(0.3m\)的气柱封闭在管内\(.\)实验时改变气体温度,测得封闭气柱长度\(l\)和力传感器读数\(F\)之间的关系如图\((b)\)所示\((\)实验中大气压强不变\()\).

              \((1)\)管内水银柱长度为 ______ \(m\),为保证水银不溢出,该温度计能测得的最高温度为 ______ K.
              \((2)\)若气柱初始长度大于\(0.3m\),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将 ______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若实验中大气压强略有升高,则用该温度计测出的温度将 ______ \((\)选填:“偏高”,“不变”或“偏低”\()\).
            • 5.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他们在与压强传感器相连的试管中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将温度传感器的热敏元件伸入到试管内部,通过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测得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实验中,把试管浸在烧杯的冷水中,通过在烧杯中逐次加入热水来改变试管内气体的温度.
              温度传感器压强传感器试管热敏元件\((a)\)
              \((1)\)该组同学在先后三次实验中获得了三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机绘出的\(p-t\)图象分别如图\((b)\)中的\(a\)、\(b\)、\(c\)所示,其中三条线不重合的原因是 ______ ;

              \((2)\)如果图中\(p_{1}\)为已知量,则图线\(a\)的函数表达式为 ______ ;
              \((3)\)如果某次实验中,加入热水后没有充分搅拌,就立即记录压强和温度的数值,则测量的气体温度和该时刻气体实际温度相比将 ______ \((\)填“偏高”“偏低”“一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