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中虚线为一组间距相等的同心圆,圆心处固定一带正电的点电荷。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射入电场,实线为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a\)、\(b\)、\(c\)三点是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则关于该粒子说法错误的是\((\)  \()\)
              A.带负电
              B.在\(c\)点受力最大
              C.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
              D.由\(a\)点到\(b\)点的动能变化大于由\(b\)点到\(c\)点的动能变化
            • 2.
              半径为\(R\)的透明圆柱体处在真空中,如图所示是它的截面图。\(AB\)、\(CD\)是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P\)点与\(AB\)距离、\(Q\)点与\(CD\)距离均为\( \dfrac {R}{2}.\)单色光平行于\(AB\)射入透明圆柱体,从\(A\)、\(Q\)两点射入的光从圆柱体的同一点射出,已知光速为\(c\),求:
              \((1)\)该透明圆柱体介质的折射率;
              \((2)\)从\(P\)点射入的光通过透明圆柱体的时间。
            • 3.
              显像管是旧式电视机的主要部件,显像管的简要工作原理是阴极\(K\)发射的电子束经电场加速后,进入放置在其颈部的偏转线圈形成的偏转磁场,发生偏转后的电子轰击荧光屏,使荧光粉受激发而发光,图\((a)\)为电视机显像管结构简图。显像管的工作原理图可简化为图\((b)\)。其中加速电场方向、矩形偏转磁场区域边界\(MN\)和\(PQ\)均与\(OO′\)平行,荧光屏与\(OO′\)垂直。磁场可简化为有界的匀强磁场,\(MN=4d\),\(MP=2d\),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其右边界\(NQ\)到屏的距离为\(L.\)若阴极\(K\)逸出的电子\((\)其初速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电荷量为\(e\),从\(O\)点进入电压为\(U\)的电场,经加速后再从\(MP\)的中点射入磁场,恰好从\(Q\)点飞出,最终打在荧光屏上。

              \((1)\)求电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
              \((2)\)求偏转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以及电子到达荧光屏时偏离中心\(O′\)点的距离;
              \((3)\)为什么电视机显像管不用电场偏转?请用以下数据计算说明。
              炽热的金属丝可以发射电子,设电子刚刚离开金属丝时的速度为\(0.\)在金属丝和金属板\((\)图中圆环片\()\)之间加电压\(U_{1}=2500V.\)电子在真空中加速后,从金属板的小孔穿出。之后进入两个相同的极板\(Y\)与\(Y′\)之间,极板长度\(l=6.0cm\),相距\(d=2cm\),极板间的电压\(U_{2}=200V\),两板间的电场看做匀强电场。图中极板\(X\)与\(X′\)之间未加电压。从极板\(Y\)与\(Y′\)出射的电子最终打在荧光屏上\(P\)点\((\)图中未画出\()\)。如果极板\(Y\)与\(Y′\)之间不加电压,电子打在荧光屏正中心\(O\)点。那么要使\(OP\)间距\(y=15cm(\)大约是\(21\)寸彩电高度的一半\()\),则极板\(Y\)与\(Y′\)末端到荧光屏的距离\(s\)等于多少?电子质量\(m=0.9×10^{-30}kg\),电量\(e=1.6×10^{-19}C\)。
            • 4.
              如图,质量相同的两个带电粒子\(P\)、\(Q\)以相同的速度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同时射入两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中,\(P\)从两极板间正中央射入,\(Q\)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它们打在上板同一点,不计重力,不计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粒子同时打在上板
              B.电场力对\(P\)、\(Q\)两粒子做的功之比\(W_{P}\):\(W_{Q}=1\):\(2\)
              C.若仅减小\(P\)的初速度,两粒子仍同时打在上板
              D.若仅增大\(P\)的初速度,两粒子在打在上板之前相遇
            • 5.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从两平行板左侧中点沿垂直场强方向射入,当入射速度为\(v\)时,恰好穿过电场而不碰金属板\(.\)要使粒子的入射速度变为\( \dfrac {v}{2}\),仍能恰好穿过电场,则必须再使\((\)  \()\)
              A.粒子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 \dfrac {1}{4}\)
              B.两板间电压减为原来的\( \dfrac {1}{2}\)
              C.两板间距离增为原来的\(4\)倍
              D.两板间距离增为原来的\(2\)倍
            • 6.
              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MN\)、\(PQ\)的板长和板间距离相等,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场,电场方向与两板垂直,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沿板间中线垂直电场方向源源不断地射入电场,粒子射入电场时的初动能均为\(E_{k0}.\)已知\(t=0\)时刻射入电场的粒子刚好沿上板右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则\((\)  \()\)
              A.所有粒子最终都垂直电场方向射出电场
              B.\(t=0\)之后射入电场的粒子有可能会打到极板上
              C.所有粒子在经过电场过程中最大动能都不可能超过\(2E_{k0}\)
              D.若入射速度加倍成\(2v_{0}\),则粒子从电场出射时的侧向位移与\(v_{0}\)相比必定减半
            • 7.
              如图所示为静电除尘机理图,废气先经过一个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放电极和集尘极加上高压电场,使尘埃带上负电,尘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达到除尘目的,图中虚线为电场线\((\)方向未标\()\)。不考虑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电量变化,则\((\)  \()\)
              A.电场线方向由放电极指向集尘极
              B.图中\(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C.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势能减小
              D.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动能减小
            • 8.
              如图,场强大小为\(E\)、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有一矩形区域\(abcd\),水平边\(ab\)长为\(s\),竖直边\(ad\)长为\(h.\)质量均为\(m\)、带电量分别为\(+q\)、\(-q\)的两粒子,由\(a\)、\(c\)两点先后沿\(ab\)和\(cd\)方向以速率\(v_{0}\)进入矩形区\((\)两粒子不同时出现在电场中\()\),不计重力\(.\)两粒子轨迹恰好相切,则\(v_{0}\)等于\((\)  \()\)
              A.\( \dfrac {s}{2} \sqrt { \dfrac {2qE}{mh}}\)
              B.\( \dfrac {s}{4} \sqrt { \dfrac {2qE}{mh}}\)
              C.\( \dfrac {s}{2} \sqrt { \dfrac {qE}{mh}}\)
              D.\( \dfrac {s}{4} \sqrt { \dfrac {qE}{mh}}\)
            • 9.
              如图所示,电子在某一静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电子所受的重力。该电场可能是\((\)  \()\)
              A.孤立的负点电荷的电场
              B.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
              C.两个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
              D.两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
            • 10.
              如图,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由水平段\(AB\)和半径为\(r\)的半圆环段\(BCD\)平滑相切而成,过圆环直径\(BOD\)的虚线左侧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带正电小滑块,从水平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滑块沿轨道运动到半圆环上\(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等于滑块重力的\(7\)倍,且滑块离开半圆环后不经任何碰撞回到了\(B\)点。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不能沿轨道运动到最高点\(D\)
              B.滑块两次经过\(B\)点时的速度相同
              C.在虚线左侧,滑块到达距水平轨道高为\( \dfrac {3r}{2}\)的位置时,电场力的瞬时功率为零
              D.\(P\)到\(B\)点的距离为\( \dfrac {3 \sqrt {2}r}{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