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用同一光电管研究\(a\)、\(b\)两种单色光产生的光电效应,得到光电流\(I\)与光电管两极间所加电压\(U\)的关系如图\(.\)则这两种光\((\)  \()\)

              A.照射该光电管时\(a\)光使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B.从同种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a\)光的临界角大
              C.通过同一装置发生双缝干涉,\(a\)光的相邻条纹间距大
              D.通过同一玻璃三棱镜时,\(a\)光的偏折程度大
            • 2.

              【物理\(——\)选修\(3-4\)】\((\)略\()\)

            • 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这是光的折射的结果,这一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B.激光测距是应用了激光平行性好的特点

              C.光导纤维传送图像信息利用了光的衍射原理

              D.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要使条纹变宽,唯一的办法是将入射光由绿光变为红光

              E.\(a\)、\(b\)两种光从相同的介质入射到真空中,若\(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则逐渐增大入射角,\(a\)光先发生全反射

              \((2)\)“华附讲坛”是华师附中邀请专家做前沿专题报告的常规学术活动,通常在东阶梯课室举办。下图是课室主席台的平面图,\(AB\)是讲台,\(S_{1}\)、\(S_{2}\) 是与讲台上话筒等高的相同的喇叭,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和尺寸如图所示。专家的声音放大后经喇叭传回话筒再次放大时可能会产生啸叫。为了避免啸叫,话筒最好摆放在讲台上适当的位置,在这些位置上两个喇叭传来的声音因干涉而相消。已知空气中声速为\(v=340m/s\),专家声音的频率为\(f=136Hz\),忽略讲台的宽度,则


              \(①\) 求专家声音的波长\(\lambda \);

              \(②\) 图中\(B\)点的是振动“加强”点还是振动“减弱”点,试通过计算说明判断依据;

              \(③\) 讲台上能够避免啸叫的适当位置有多少个?

            • 4. \(a\)、\(b\)两种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某种介质射向空气,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逐渐增大入射角\(α\)的过程中,\(a\)光先发生全反射
              B.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的宽
              C.在该介质中\(b\)光的传播速度大于\(a\)光的传播速度
              D.在该介质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 5.

              【物理\(—\)选修\(3—4\)】

              \((1)\)  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一束单色光\(PQ\)平行于角平分线\(OM\)射向\(OA\),在界面\(OA\)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平行于\(OB\)且恰好射到\(M\)点\((\)不考虑反射光线\()\)。则\((\)    \()\)

              A.透明柱状介质对单色光\(PQ\)的折射率为\(\sqrt{3}\)

              B.从\(AMB\)面的出射光与入射光线\(PQ\)的偏向角为\(60˚\)

              C. 保持入射点\(Q\)不变,减小入射角度,一直有光线从\(AMB\)面射出

              D.保持入射光\(PQ\)的方向不变,增大入射光的频率,出射点将在\(M\)点下方

              E.增大入射光\(PQ\)的频率,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变

              \((2)\)    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沿\(AB\)两点的连线向右传播,两点相距\(5 m\),其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实线为\(A\)点的振动图像,虚线为的振动图象。

              \(①\)求该波的波长;

              \(②\)求该波的最大传播速度。

            • 6. 一束平行光以\(30^{\circ}\)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向空气中,折射角为\(45^{\circ}\).

              求:\((1)\)玻璃的折射率;

              \((2)\)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

              \((3)\)该玻璃的临界角。

            • 7.

              \([\)物理\(—\)选修\(3-4]\)

              \((1)\)

              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t\)\({\,\!}_{1}=0\)时刻的波形如甲图中实线所示,\(t\)\({\,\!}_{2}=1.1s\)时刻的波形如甲图中虚线所示。乙图是该波中某质点的振动图线,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的传播速度为\(10m/s\)  

              B.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乙图可能是\(x\)\(=2m\)处质点的振动图线

              D.\(x\)\(=1.5m\)处的质点在\(t\)\(=0.15s\)时处于波谷位置

              E.\(x\)\(=1.5m\)处的质点经\(0.6s\)通过的路程为\(30cm\)。


              \((2)\)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柱形透明体,圆心为\(O\),放置在一水平面上。一细束单色光从\(P\)点垂直于侧面射入透明体,从\(M\)点射出的光线照射到水平面上的\(B\)点,已知\(OP=\dfrac{R}{2}\),测得\(O\)、\(B\)间的距离为\(\sqrt{3}\) \(R\),求:

              \((i)\)透明体材料的折射率;

              \((ii)\)若要使折射光线消失则入射点到\(O\)点的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光导纤维束传输图象和信息,这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B.紫外线比红外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经过同一双缝所得干涉条纹,红光比绿光条纹宽度小
              D.光的色散现象都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引起的
            • 9.

              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L.\)有一半径为\( \dfrac{L}{3} \)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光速\(C=3.0x10^{8}m/s.\)求:


              \(①\)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②\)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上形成的光斑面积是多少?\((\)做出光路图,写出分析计算过程\()\)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中的鱼斜向上看岸边的物体时,看到的物体将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高

              B.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光纤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壳的大

              C.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线从气泡中射向水中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

              D.全息照相主要是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

              E.沙漠蜃景和海市蜃楼都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