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玻尔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最大 
              B.氢原子在不同能量态之间跃迁时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

              C.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电子的动能减小

              D.氢原子从基态向较高能量态跃迁时,系统的电势能减小
            • 2.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基态跃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光的波长最短
              B.这群氢原子如果从\(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所发出光恰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所发出光一定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现象
              C.用这群氢原子所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则从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11.11\) \(eV\)
              D.用这群氢原子所发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2.49\) \(eV\)的金属钠,则从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为\(9.60\) \(eV\)
            • 3.
              【物理选做】(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每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玻尔原子理论将量子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

               B.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即β衰变

               C.铀核裂变的核反应可表示为

               D.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E.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c为光速

              (2)(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滑块,以5m/s的水平初速度滑上静止在光滑水平面的平板小车,若小车质量M=4kg,平板小车足够长,滑块在平板小车上滑移1s后相对小车静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滑块的大小。求:

              ① 滑块与平板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② 欲使滑块不从平板车上滑落,平板车至少应多长?             

            • 4.

              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利用氢气放电管可以获得氢原子光谱,根据玻尔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产生机理。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_{1}\),激发态能量为\({{E}_{n}}=\dfrac{{{E}_{1}}}{{{n}^{2}}}\),其中\(n = 2\),\(3\),\(4…\)。\(1885\)年,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做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能够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写做\(\dfrac{1}{\lambda }=R(\dfrac{1}{{{2}^{2}}}-\dfrac{1}{{{n}^{2}}})\),\(n = 3\),\(4\),\(5\),\(…\)。式中\(R\)叫做里德伯常量,这个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用\(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里德伯常量\(R\)可以表示为   

              A.\(-\dfrac{{{E}_{1}}}{2hc}\)
              B.\(\dfrac{{{E}_{1}}}{2hc}\)
              C.\(-\dfrac{{{E}_{1}}}{hc}\)
              D.\(\dfrac{{{E}_{1}}}{hc}\)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