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丹东二模)为了测出高速公路上沥青路面与汽车轮胎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水平面上O点的左侧光滑,从O点到实验桌的右边缘平铺有高速路面的沥青物质并固定.实验中,当用汽车轮胎制成的滑块A位于O点时,沙桶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M点,待B稳定且静止后释放,A最终滑到N点.测出MO和ON的长度分别为h和L,改变滑块释放点M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
              (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
                  
                  
              (2)问题解决后,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h-L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的斜率为k1,实验中已经测得A、B的质量之比为k2,则动摩擦因数μ=    .(用k1、k2表示)
            • 2. 某同学用位移传感器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滑动情况,装置如图(a),已知斜面倾角θ=37°,他使木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上滑,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电脑绘得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然后又下滑回到出发点全过程中的x-t图线如图(b)所示.图中曲线左侧起始点的坐标为(0,1.4),曲线最低点的坐标为(0.5,0.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木块上滑时的初速度v0=    和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a=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3.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S,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sin37°=0.6,cos37°=0.8,g=10m/s2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    m/s
              (2)若测出木板倾角为37°,则根据图线可求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为了提高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测量精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选择体积较大的空心木块
              B.木板的倾角越大越好
              C.A点与传感器距离适当大些
              D.传感器开始计时的时刻必须是木块从A点释放的时刻.
            • 4. (2016•杨浦区二模)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x.(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 5.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摩擦力与斜面倾角的关系,设计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长直平板一端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端架在一物块上,在平板上标出A、B两点,B点处置一光电门,用光电计时器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时挡光的时间,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的挡光长度d,用天平测量滑块的质量m;
              ②用直尺测量AB之间的距离s,A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1,B点到水平桌面的垂直距离h2
              ③将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从光电计时器读出滑块的挡光时间t1
              ④重复步骤③数次,并求挡光时间的平均值
              .
              t1

              ⑤利用所测数据求出摩擦力f和斜面倾角的余弦值cosα;
              ⑥多次改变斜面的倾角,重复实验步骤②③④⑤,做出f-cosα关系曲线.
              (1)测量滑块挡光长度的游标卡尺读数如图甲所示,读得d=    cm
              (2)(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下列各式,重力加速度为g)
              ①滑块运动时所受到的摩擦阻力f=    
              ②若f-cosα关系曲线的斜率为k,则动摩擦因数可表示为μ=    
            • 6. 用DIS做摩擦做功使温度升高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某次实验得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
              (1)实验中,棉绳与黄铜管摩擦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将    能转化为    能,使管内气体温度升高.

              (2)(多选题)对于图b图线,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有    
              (A)ab段与bc段相比,bc段对应棉绳与铜管摩擦较快;
              (B)fg段温度基本没变,所对应棉绳与铜管一定没有摩擦;
              (C)gh段温度逐渐下降,所对应棉绳与铜管一定没有摩擦.
              (D)hi段虽然温度逐渐下降,但对应棉绳与铜管可能还有摩擦.
            • 7. (2016•湖南模拟)某同学为了测量一木板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如下装置:A为一弹射装置,能将质量为m的物块以速度v弹射出来,被弹射出的物块冲到木板右端后会落到地面上如图所示.
              (1)若将物块质量变为2m,弹射出来时的速度为    
              (2)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为    
              A.天平   B.刻度尺   C.秒表   D.弹簧秤
              (3)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4)设重力加速度为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    (合力选择利用本题中出现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 8. (2016•银川三模)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
              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
              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
              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
              (1)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kB=    
              (2)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kC=    
              (3)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    
              (4)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9. 某同学测量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选用的实验器材有:长木板、小滑块、光电门、数字毫秒计时器、弧形斜面、挡光片、游标卡尺、刻度尺,器材安装如图甲所示,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d,读数如图乙所示,则d=    mm;
              (2)让小滑块从斜面上某一位置释放,读出小滑块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数字毫秒器的示数t;
              (3)用刻度尺量出小滑块停止运动时挡光片与光电门间的距离x;
              (4)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d、x、t的重力加速度g等物理量表示).
            • 10. 某物理兴趣小组想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表面粗糙,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小滑轮,钩码和弹簧称通过绕在滑轮上的细绳相连.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滑轮的摩擦).接通电源,释放滑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1)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某条纸带的一段,己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S1、S2、S3、S4已测出,请写出计算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要求尽量减小误差):a=    
              (2)己知滑块和小滑轮的总质量为m,当弹簧测力的示数F时,较准确地测得加速度为a(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m、F、a、g表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