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一段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打下点C时小车的速度 ______ m/s,
              (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______  m/s2
            • 2.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物体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连续取出A、B、C、D、E、F六个计数点,用米尺测出A、B两点间距离S1=4.08cm,E、F两点间距离S2=5.64cm,试求出g= ______ .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频率为50Hz的时间间隔打一次点计算,则测出的加速度数值 ______ 频率为50Hz时测出的加速度的数值.(后一空格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 3. 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为滑块,滑块上的遮光板宽△x=3cm;B、C为光电门(与计时器连接,计时精度为0.1ms),D为牵引砝码.滑块A的遮光板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t1,速度为v1;通过光电门C的时间为△t2,速度为v2;滑块在BC间的运动时间为t,BC间的距离为s;通过改变C的位置改变t、s和v2,多次改变C的位置,取得尽可能多的数据.
              每次测量都从同一位置释放滑块A,共操作6次,得到的数据和处理如表所示.
              n/次 △t1/ms △t2/ms t/ms v1/(m•s-1 v2/(m•s-1
              1 92.8 66.4 260
              2 92.8 59.7 365
              3 93.2 54.6 462
              4 92.7 50.5 548
              5 93 47.3 627
              6 92.9 44.7 704
              表中的原始实验数据有三列:△t2、△t1、t,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任务:
              (1)利用计算式v1=,v2=计算滑块A的遮光板通过光电门B和C的瞬时速度,并填在表中(以m/s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2)画出滑块A的速度图象;
              (3)计算滑块A的加速度.
            • 4. 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仪器,它所使用的交变电流频率为50Hz,它的打点周期为 ______ s.从下述物理实验中,选出两个可以用到打点计时器的实验 ______  (填字母代号).
              A.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B.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C.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D.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如图所示,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装置中所用打点计时器应接 ______ 电源(只需填A或B).
              A.直流          B.交流
              (2)本实验是为了验证重物的 ______ 总和是否保持不变(只需填A或B).
              A.动能和势能      B.速度和下落的高度.
            • 5. 为了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室可以提供如下器材:A端固定、B端高度可以调节的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个、计时器一个、米尺一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①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
              a. 调节长木板B端高度,让木块从板上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板的底端A处,用计时器记下木块下滑所用的时间t。
              b.用米尺测量C与A之间的距离s,则木块下滑的加速度a=              
              c.用米尺测量长木板B端相对于水平桌面的高度h和长木板的总长度l。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用实验的测量量表示)
              d.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上述测量和计算,求出的平均值。
              ②在上述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某同学通过改变斜面的倾角θ,测出了多个加速度a1、a2、a3 ,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平均值,用该平均值计算出动摩擦因数。你认为该同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6. 传送带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由于不同的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也有所不同。如图所示,一倾斜放置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θ=370, 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2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匀速运行。M、N为传送带的两个端点,MN两点间的距离L=7m。N端有一离传送带很近的挡板P可将传送 带上的物块挡住。在传送带上的O处先后由静止释放金属块A和木块B,金属块与木块质量均为1kg,且均可视为质点,OM间距离L=3m。 sin37°=0.6,cos37°=0.8,g取10m/s2。传送带与轮子间无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

              (1)金属块A由静止释放后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经过2s到达M端,求金属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木块B由静止释放后沿传送带向下运动,并与挡板P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木块B与挡板P碰撞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木块B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求:
              a.与挡板P第一次碰撞后,木块B所达到的最高位置与挡板P的距离;
              b.经过足够长时间,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求此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 7. 已知小孩与雪橇的总质量为m =" 20" kg ,静止于水平冰面上,雪橇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1。已知sin37° = 0.6,cos37°=0.8,g取10m/s2
              (1)大人用F1=30N的水平恒力推雪橇,求经过4s秒雪橇运动的距离L;
              (2)如图所示,若大人用大小为F2=50N,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恒力斜向上拉雪橇,使雪橇由静止开始运动1m,之后撤去拉力,求小孩与雪橇在冰面上滑行的总距离。
            • 8. 厦深铁路于2013年12月28日全线正式运营。假设列车从潮汕站开出后某段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由25km/h增加到50km/h 所用时间为t1位移为x1;速度由50km/h增加到75km/h所用时间为t2位移为x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 t2
              B.x1= x2
              C.t1<t2
              D.x1<x2
            • 9. 继“成渝”动车运行后,2013年12月28日,“渝利”动车亦成功运行,途径长寿北、涪陵北、丰都、石柱县等,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由于一些班次动车需经停某些车站,因此不同车次的动车运行时间略有不同,引起了物理爱好者的兴趣.现简化动车运行物理模型,设定不在某站停留的车次以速度v0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某站,经停某站的动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某站短暂停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v0后匀速直线运动,该过程v-t图像如图所示.求:

              (1)动车离开某站时的加速度大小;(2)动车停靠该站比不停靠该站运行多经历的时间.
            • 10.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倾角a=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m="l" kg的物体(视为质点)在水平恒定推力F作用下,从斜面底端由静止沿斜面向上运动,运动一段距离后立即撤去推力F,此后物体继续运动。在物体上升的阶段,每隔0.2 m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得物体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下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g取l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推力F的大小;
              (3)当物体向上运动到x="0.8" m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