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个在\(µ=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运动过程中物体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它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取\(10m/s^{2})(\)  \()\)
              A.\(10N\),水平向右
              B.\(10N\),水平向左
              C.\(20N\),水平向左
              D.\(20N\),水平向右
            • 2.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B.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C.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 3.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一定垂直向下
              B.两物体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
              C.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总是成正比
              D.弹力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而摩擦力总是阻力
            • 4.
              重\(5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用\(100N\)的水平力推物体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当用\(180N\)的水平力推物体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5.
              如图中,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3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是\((g=10N/kg)(\)  \()\)
              A.\(20N\),向右
              B.\(20N\),向左
              C.\(30N\),向右
              D.\(30N\),向左
            • 6.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木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右侧拴一细线,跨过固定在桌面边缘的定滑轮与重物连接;实验时,木块在重物水平牵引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右滑行,运动过程中木块始终不碰轮,已知木块的木块的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 ______
              A.重物距地面的高度\(h\)
              B.木块在桌而上滑行的总距离\(x\)
              C.滑轮距地面的高度\(H\)
              \((2)\)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写出测量的动摩擦因数\(µ=\) ______
              \((3)\)木块运动过程中,由于滑轮与轴间摩擦及绳子和滑轮的质量的影响,导致测量的动摩擦因数与实际动摩擦因数相比,其值将 ______ \((\)选填“偏大”、“相等”或“偏小”\()\)
            • 7.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水平长木板上固定\(A\)、\(B\)两个光电门,装有遮光片的滑块用跨过定滑轮的水平细绳与托盘相连。实验时,测出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滑块的质量为\(M\),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s\),遮光片的宽度为\(d\);让滑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记录遮光片通过\(A\)、\(B\)两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_{1}\)、\(t_{2}\),该小组用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来代替细绳对滑块的拉力,重力加速度为\(g\)。
              \((1)\)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 \((\)用\(d\)、\(t_{1}\)、\(t_{2}\)、\(s\)来表示\()\);
              \((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用\(a\)、\(m\)、\(M\)、\(g\)表示\()\);
              \((3)\)关于本实验的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μ\)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B.\(μ\)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C.增加滑块的质量\(M\)可减小实验误差
              D.增加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m\)可减小实验误差
            • 8.
              为了测定滑块\(M\)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将长木板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水平面上,另一端用垫块垫起形成一个倾角\(θ\),在长木板的另一端固定一个定滑轮,在垫块上安装一个光电门,在重物\(m\)上固定一个窄挡光条,通过一条轻质细线将重物和滑块连接起来并绕过定滑轮,如图所示。现让重物从某标记位置处由静止释放,它牵引滑块运动,若测得标记处与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宽度为\(d\)的挡光条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且\(M=m\),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______ 。实验过程中\(h\)越大,实验测量结果 ______ \((\)填“越精确”“越不精确”或“都一样”\()\);在保持\(h\)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垫块使倾角\(θ\)越大,则实验测量结果 ______ \((\)填“越精确”“越不精确”或“都一样”\()\)。
            • 9.
              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用位移传感器设计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描绘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
              \((1)\)根据图象计算出\(t=0.4s\)时木块的速度\(v=\) ______  \(m/s\),木块的加速度\(a=\) ______  \(m/s^{2}\).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μ\),还需测量的是 ______ ,计算\(μ\)的表达式为\(μ=\) ______ \(.(\)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 10.
              某同学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采用了如图甲所示装置,木板倾斜放置,木块置于木板上端,并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木块与静止从木板上端滑下时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纸带中测出的数据可得木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出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该同学已经测出了木板的长度\(l\)及高度\(h\),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 \((\)写出物理量的名称及表示的字母\()\),利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摩擦力的大小\(f=\)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