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黄浦区一模)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一匀质木杆,上端可绕固定水平轴O自由转动,下端搁在木板上,杆与水平方向成37°,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木板静止,杆对板的压力为N,现用水平拉力使板向右匀速运动,此时杆对板的压力N′    N(选填“<”、“=”或“>”),已知杆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则水平拉力F=    mg.(sin37°=0.6,cos37°=0.8)
            • 2. 水平桌面上放一重100牛的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的水平拉力拉这个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15N,30N
              B.15N,20N
              C.10N,30N
              D.15N,30N
            • 3. 下列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时(  )
              A.地面附近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最重的点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物体间的弹力越大,则摩擦力越大
            • 4. 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一小木块,用计算机技术绘制出小木块从静止到拉动的过程中摩擦力随拉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小木块质量为2kg,可测得小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10m/s2
            • 5. (2015秋•咸阳期末)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10N和20N,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则要能从A下方拉出B所需的最小水平拉力为    ;这时系A的水平绳中的张力大小为    
            • 6. 下列关于摩擦力和动摩擦系数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间接触面是光滑的,则它们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B.两个相对滑动的物体,其接触面之间不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
              C.由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f=μ•FN可知,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与正压力FN成反比
              D.一般情况下,滑动摩擦系数μ只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和表面情况有关,与其它条件无关
            • 7. 对有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C.当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该物体的重力
              D.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 8. 下面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是物体的受力中心,只有物体的重心位置才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受到弹力必然也会产生摩擦力
              C.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压力成正比,摩擦力的方向必垂直于压力的方向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 9. 下列有关力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到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也受到弹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C.滑动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相对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D.物体运动越快,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 10. 一个物块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a)所示,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g=10m/s2).求:

              (1)1s末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1
              (2)4s-6s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2s-4s物体的加速度;
              (4)1秒末物块所受摩擦力f的大小;
              (5)物块质量m;
              (6)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