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Ⅰ\(.[\)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中悬浮的颗粒越大,某时刻撞击它的分子越多,布朗运动越不明显

              B.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油酸分子直径等于滴在液面上的纯油酸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

              C. 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导致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 冰箱内低温食品的热量自发地传到了冰箱外高温的空气

              E. 温度升高,有的分子动能可能增大,有的分子动能可能减小,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2)\)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容器横截面积为\(S\),活塞重为\(G\),大气压强为\(P_{0}.\)若活塞固定,封闭气体温度升高\(1℃\),需吸收的热量为\(Q_{1}\);若活塞不固定,仍使封闭气体温度升高\(1℃\),需吸收的热量为\(Q_{2}.\)不计一切摩擦,在活塞可自由移动时,封闭气体温度升高\(1℃\),活塞上升的高度\(h\)应为多少?







              Ⅱ\(.[\)物理\(——\)选修\(3–4]\)

              \((1)\)如图\((a)\),在\(xy\)平面内有两个沿\(z\)方向做简谐振动的点波源\(S_{1}(0,4)\)和\(S_{2}(0,–2)\)。两波源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0 m/s\)。两列波从波源传播到点\(A(8,–2)\)的路程差为________\(m\),两列波引起的点\(B(4,1)\)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点\(C(0,0.5)\)处质点的振动相互__________\((\)填“加强”或“减弱”\()\)。

              \((2)\)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的半球体,\(O\)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高位\(2R\)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之间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

            • 2.

              \([\)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B.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分子运动,但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压强越小,敞口容器中水蒸发一定越快

              D.理想气体在某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减小

              E.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高低温物体,也能够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竖直放置的内部光滑气缸,气缸的截面积为\(S\),其侧壁和底部均导热良好,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导热活塞,将缸内理想分成\(I\)、\(II\)两部分,气缸下部与大气相通,外部大气压强始终为\(p_{0}\),\(mg=0.2{{p}_{0}}S\),环境温度为\({{T}_{0}}\),平衡时\(I\)、\(II\)两部分气柱的长度均为\(l\),现将气缸倒置为开口向上,求:

              \((i)\)若环境温度不变,求平衡时\(I\)、\(II\)两部分气柱的长度之比\(\dfrac{{{l}_{1}}}{{{l}_{2}}}\);

              \((ii)\)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但\(I\)、\(II\)两部分气柱的长度之和为\(2l\)时,气体的温度\(T\)为多少?

            • 3.

              \([\)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B.液体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是因为饱和汽压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液体与大气相接处,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D.\(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2)\)如图所示,导热的圆柱形汽缸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横截面积为\(S.\)质量为\(m_{1}\)的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总质量为\(m_{2}\)的砝码盘\((\)含砝码\()\)通过左侧竖直的细绳与活塞相连。当环境温度为\(T\)时,活塞离缸底的高度为\(h.\)现使环境温度缓慢降为\(\dfrac{T}{2}\)。

              \(①\)当活塞再次平衡时,活塞离缸底的高度是多少?

              \(②\)保持环境温度为\(\dfrac{T}{2}\)不变,在砝码盘中添加质量为\(Δm\)的砝码时,活塞返回到高度为\(h\)处,求大气压强由\(p_{0}\)。

            • 4.

              \([\)物理\(-\)选修\(3-3]\)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上午十时,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分子平均动能是相同的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液体表明存在表面张力

              C.水中的水分子总是在水不停息地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当两个水分子运动到适当的位置使分子力为零时,它们具有的分子势能一定最小

              D.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发生等温膨胀时,可能会向外散热

              E.熵增加原理一切自然过程总是向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2)\)如图所示,两个导热的圆筒底部有一条细短管连通,圆筒内装有约\(20cm\)深的水银,\(K\)为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左侧大圆筒的横截面积\({S}_{1}=800c{m}^{2} \),水银面到圆筒顶部的高度\(H=115cm \),水银上方是空气,空气的压强\(P_{1}=100cmHg\),室温\(t1={27}^{0}C \)。左侧圆筒中竖直放置一根托里拆利管,管的横截面积远小于两圆筒的横截面积,托里拆利管中水银上方有氮气,氮气柱的长度\(L_{1}=20cm\),水银柱的高度\(L_{2}=70cm\)。右侧小圆筒的横截面积\({S}_{2}=100 cm^{2}\),一个活塞紧贴水银放置。已知大气压强\(P_{0}=75cmHg\)。求:

                \((\)Ⅰ\()\)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60℃\),左侧圆筒内空气的压强变为多大?

                \((\)Ⅱ\()\)在环境温度为\(60℃\)时,用力控制右侧圆筒中活塞,打开阀门\(K\),使活塞缓慢升高\({h}_{1}=40cm \)后固定,则托里拆利管中氮气柱的长度最终变为多大?\((\)结果可以带跟号\()\)

            • 5.

              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
              B.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
              C.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D.机械能转变为内能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E.与热现象有关的变化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 6.

              \((1)\)对下列物理现象的结束,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多数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10^{-10}cm\)

              B.气体的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

              C. 在一定的温度下,饱和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

              D. 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

              E.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2)\)如图为某压缩式喷雾器,该喷雾器储液桶的容积为\(V_{0}=6dm^{3}\)。先往桶内注入体积为\(V=4dm^{3}\)的药液,然后通过进气口给储液桶打气,每次打进\(ΔV=0.2dm^{3}\)的空气,使喷雾器内空气的压强达到\(p=4atm\)。设定打气过程中,储液桶内空气温度保持不变,药液不会向外喷出,喷液管体积及喷液口与储液桶底间高度差不计,外界大气压强\(p_{0}=1atm\)。求:


              \(①\)打气的次数\(n\);

              \(②\)通过计算说明,能否使喷雾器内的药液全部喷完。

            • 7.

              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B.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将使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源危机
              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D.空调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大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
              E.无论怎么通过技术创新,热机的工作效率一定不能提高到百分之百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在热传递中,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
              B.液体的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是因为饱和汽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内分子所受其他分子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D.\(0℃\)的铁和\(0℃\)的冰,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E.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
              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它可以说明液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D.第二类永动机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
              E.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 \(V\),每个分子的体积为 \(V\)\({\,\!}_{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N\)\({\,\!}_{A}= \dfrac{V}{V_0 }\)
            • 10. 在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车祸,车祸系轮胎爆胎所致\(.\)已知汽车行驶前轮胎内气体压为\(2.5atm\),温度为\(27℃\),爆胎时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轮胎中的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1)\)求爆胎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
              \((2)\)从微观上解释爆胎前胎内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
              \((3)\)爆胎后气体迅速外泄,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判断此过程胎内原有气体内能如何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