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______.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
              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 2. 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时,验电器的指针张开了一个角度,如图所示,这时    (    )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 3. 光电效应的规律中,经典波动理论不能解释的有  (    )
              A。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被照射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C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
              D.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 4. 利用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只能吸收一个光子
              B.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能从金属表面逸出,成为光电子
              C.金属表面的一个电子吸收若干个光子,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
              D.无论光子能量大小如何,电子吸收光子并积累了能量后,总能逸出成为光电子
            • 5. 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象,则( )
              A.图象(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象(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象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 6. 物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光屏处放上照相用的底片.若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实验结果表明,如果曝光时间不太长,底片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会出现规则的干涉条纹.对这个实验结果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曝光时间不太长时,底片上只能出现一些不规则的点子,表现出光的波动性
              B.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的落点可以预测
              C.只有大量光子的行为才能表现出光的粒子性
              D.干涉条纹中明亮的部分是光子到达机会较多的地方
            • 7.

              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c)所示的图像,则(       )

              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 8. 热辐射是指所有物体在一定的温度下都要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现象.辐射强度指垂直于电磁波方向的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所接收到的辐射能量.在研究同一物体于不同温度下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与其辐射强度的关系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图中横轴λ表示电磁波的波长,纵轴Mλ表示物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电磁的强度,则由Mλ-λ图线可知,同一物体在不同温度下,将( )

              A.向外辐射相同波长的电磁波的辐射强度相同
              B.向外辐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是相同的
              C.向外辐射的最大辐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D.向外辐射的最大辐射强度的电磁波的波长向短波方向偏移
            • 9.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是λ=h/p,式中P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做德布罗意波.现有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1的中子和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入:的氘核相向对撞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
              A.
              B.
              C.
              D.
            • 10. 自然界中的物体由于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因与温度有关,称为热辐射.热辐射具有如下特点:(1)辐射的能量中包含各种波长的电磁波;(2)物体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越大;(3)在辐射的总能量中,各种波长所占的百分比不同.处在一定温度的物体在向外辐射电磁能量的同时,也要吸收由其他物体辐射的电磁能量,如果它处在平衡状态,则能量保持不变.若不考虑物体表面性质对辐射与吸收的影响,我们定义一种理想的物体,它能100%地吸收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辐射,这样的物体称为黑体.单位时间内从黑体表面单位面积辐射的电磁波的总能量与黑体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σT4,其中常量σ=5.67×10-8W/
              在下面的问题中,把研究对象都简单地看作黑体.有关数据及数学公式:太阳半径Rs=696000Km,太阳表面温度T=5770K,火星半径r=3395Km.已知球面积S=4πR2,其中R为球半径.
              (1)太阳热辐射能量的绝大多数集中在波长为2×10-7~1×10-5m范围内,求相应的频率范围.
              (2)每小时从太阳表面辐射的总能量为多少?
              (3)火星受到来自太阳的辐射可认为垂直到面积为πr2(r为火星半径)的圆盘上.已知太阳到火星的距离约为太阳半径的400倍,忽略其他天体及宇宙空间的辐射,试估算火星的平均温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