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若某宇航员在月球表面附近从高\(h\)处以初速度\(v_{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测出小球的水平位移为\(L(\)已知月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
              \((1)\)求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2)\)求月球质量;
              \((3)\)求月球表面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 2.
              \(2016\)年\(2\)月\(11\)日,科学家宣布“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由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这是在爱因斯坦提出引力波概念\(100\)周年后,引力波被首次直接观测到\(.\)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强大引力作用,会形成短时间的双星系统\(.\)如图所示,黑洞\(A\)、\(B\)可视为质点,它们围绕连线上\(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AO\)大于\(BO\),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洞\(A\)的向心力大于\(B\)的向心力
              B.黑洞\(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
              C.黑洞\(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D.两黑洞之间的距离越大,\(A\)的周期越大
            • 3.
              某国际研究小组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双星系统中质量较小的星体能“吸食”质量较大的星体的表面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根据大爆炸宇宙学可知,双星间的距离在缓慢增大,假设星体的轨道近似为圆,则在该过程中\((\)  \()\)
              A.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减小
              B.双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断增大
              C.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减小
              D.质量较大的星体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增大
            • 4.
              \(2018\)年\(2\)月\(2\)日,我国成功将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标志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拥有在轨运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国家之一。通过观测可以得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并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若将卫星绕地球的运动看作是匀速圆周运动,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卫星的\((\)  \()\)
              A.密度
              B.向心力的大小
              C.离地高度
              D.线速度的大小
            • 5.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11\) 号”飞船载着两名宇航员飞向太空\(.\)并于\(10\)月\(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交会时“天宫二号”在前,“神舟\(11\)号”在后\(.\)如图是交会对接时的示意图\(.\)则该过程中\((\)  \()\)
              A.宇航员看“天宫二号”是向后运动的
              B.飞船应该从低轨道加速追上“天宫二号”
              C.飞船应该直接发射到“天宫二号”运行的轨道上,然后慢慢加速追上并对接
              D.对接过程中,飞船对“天宫二号”的作用力大于“天宫二号”对飞船的作用力
            • 6.
              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_{1}\)和\(S_{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_{1}\)到\(C\)点的距离为\(r_{1}\),\(S_{1}\)和\(S_{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_{1}\)的质量为\((\)  \()\)
              A.\( \dfrac {4π^{2}r^{2}(r-r_{1})}{GT^{2}}\)
              B.\( \dfrac {4π^{2}r_{1}^{2}}{GT^{2}}\)
              C.\( \dfrac {4π^{2}r^{2}}{GT^{2}}\)
              D.\( \dfrac {4π^{2}r^{2}r_{1}}{GT^{2}}\)
            • 7.
              同重力场作用下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一样,万有引力场作用下的物体同样具有引力势能\(.\)若取无穷远处引力势能为零,物体距星球球心距离为\(r\)时的引力势能为\(E_{p}=-G \dfrac {m_{0}m}{r}(G\)为引力常量、\(m_{0}\)为星球质量\()\),设宇宙中有一个半径为\(R\)的星球,宇航员在该星球上以初速度\(v_{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经\(t\)秒后物体落回手中,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该星球表面上以\( \sqrt { \dfrac {2v_{0}R}{t}}\)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将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B.在该星球表面上以\(2 \sqrt { \dfrac {v_{0}R}{t}}\)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将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C.在该星球表面上以\(2 \sqrt { \dfrac {v_{0}R}{t}}\)的初速度竖直抛出一个物体,物体将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D.在该星球表面上以 \( \sqrt { \dfrac {2v_{0}R}{t}}\)的初速度竖直抛出一个物体,物体将不再落回星球表面
            • 8.

              \(2016\)年\(8\)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被送入\(500km\)高的运行轨道上,现已投入使用\(.\)“墨子号”卫星在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

              A.等于\(11.2km/s\)  
              B.等于\(7.9km/s\)
              C.小于\(7.9km/s\)   
              D.大于\(7.9km/s\)
            • 9.
              宇宙飞船以周期为\(T\)绕地球作近地圆周运动时,由于地球遮挡阳光,会经历“日全食”过程,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_{0}.\)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宇航员在\(A\)点测出的张角为\(α\),则\((\)  \()\)
              A.飞船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为\( \dfrac {2πR}{T\sin ( \dfrac {α}{2})}\)
              B.一天内飞船经历“日全食”的次数为\( \dfrac {T}{T_{0}}\)
              C.飞船每次经历“日全食”过程的时间为\( \dfrac {αT}{2\pi }\)
              D.地球质量为\( \dfrac {4π^{2}R^{3}}{GT^{2}\sin ^{3}( \dfrac {α}{2})}\)
            • 10.
              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静止轨道卫星工作在距地面高度约为\(5.6\)倍地球半径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已知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约为\(27\)天,可知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
              A.\(50\)倍
              B.\(60\)倍
              C.\(150\)倍
              D.\(180\)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