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B.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

              C.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D.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E.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2)\)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绝热气缸\(A\)与导热气缸\(B\),由刚性杆连接着的两个绝热活塞均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开始时两气缸内装有体积相等,温度均为\(T_{0}\)的相同理想气体。现缓慢加热\(A\)中的气体,停止加热至稳定后,\(A\)中气体体积变为原来的\(1.5\)倍。设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


              \(①\)气缸\(A\)中气体的温度;

              \(②\)气缸\(B\)中气体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③\)若气缸\(A\)中电热丝释放的热量为\(Q\),活塞对外做功为\(W\),比较\(Q\)与\(W\)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二\()\)【物理\(——\)选修\(3-4\)】

              \((1)\)如图\((\)甲\()\)所示为一简谐波在\(t=0\)时刻的图像,图\((\)乙\()\)所示为\(x=4 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 

              A.这列波的波速是\(2 m/s\)

              B.这列波的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

              C.\(t=3.5 s\)时\(P\)点的位移为\(0.2 m\)

              D.从\(t=0\)时刻开始计时,\(P\)点的振动方程为\(y=0.2\sin (πt+π) m\)

              E.从\(t=0\)时刻开始计时,\(P\)点的振动方程为\(y=0.2\sin (πt+\dfrac{\pi }{2}) m\)

              \((2)\)一湖面上有一伸向水面的混凝土观景台,如图所示是截面图,观景台下表面恰好和水面相平,\(A\)为观景台右侧面在湖底的投影,水深\(h=4 m\),在距观景台右侧面\(x=4 m\)处有一可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的单色点光源\(S\),点光源\(S\)可从距水面高\(3 m\)处下移到接近水面,在移动过程中,观景台水下被照亮的最远距离为\(AC\),最近距离为\(AB\),若\(AB=3 m\),求:

              \(①\)水的折射率\(n;\)

              \(②\)光能照亮的最远距离\(AC.(\)结果可以保留根式\()\).

            • 2.

              【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其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自发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C.“能源危机”指人类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使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的现象

              D.气体在某变化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有可能减少了

              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2)\)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总长\(l_{0}=99cm\),用一段长为\(h=15cm\)的水银柱在其下部封有长\(l_{1}=70cm\)的空气柱。已知当时环境温度与管中封闭空气柱的温度均为\(T_{1}=300K\),大气压强\(p_{0}=75cmHg\)。求:

              \(①\)若把管中的空气柱均匀加热,当温度升至多高时,水银柱上端将升到管口?

              \(②\)若保持管中的空气柱温度不变,把玻璃管缓慢顺时针转动,当转过的角度多大时,水银柱恰好移至管口而不溢出?

            • 3.

              \([\)物理\(——\)选修\(3–3]\)

              \((1)\)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

              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2)\)一\(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开口,右端封闭,左端上部有一光滑的轻活塞。初始时,管内汞柱及空气柱长度如图所示。用力向下缓慢推活塞,直至管内两边汞柱高度相等时为止。求此时右侧管内气体的压强和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已知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同;在活塞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泄漏;大气压强\(p_{0}=75.0 cmHg\)。环境温度不变。

            • 4.

              \((1)\)关于生活中的热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夏天和冬天相比,夏天的气温较高,水的饱和汽压较大,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的绝对湿度较大

              B.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用镊子夹一棉球,沾一些酒精,点燃,在罐内迅速旋转一下再抽出,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C.盛有氧气的钢瓶,在\(27℃\)的室内测得其压强是\(9.0×10^{6}Pa\),将其搬到\(-3℃\)的工地上时,测得瓶内氧气的压强变为\(7.2×10^{6}Pa\),通过计算可判断出钢瓶漏气

              D.热量能够自发地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

              E.一辆空载的卡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在缓慢装沙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若把车胎内气体看成理想气体,则胎内气体向外界放热

              \((2)\)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横截面积为\(10cm^{2}\)的汽缸内有\(a\)、\(b\)两个质量忽略不计的活塞,两个活塞把汽缸内的气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部分\(A\)和\(B\),\(A\)的长度为\(30cm\),\(B\)的长度是\(A\)长度的一半,汽缸和\(b\)活塞都是绝热的,活塞\(a\)导热性能良好,与活塞\(b\)和汽缸底部相连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B\)部分下端有与电源相连的电热丝\(.\)初始状态\(A\)、\(B\)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27℃\),弹簧处于原长,活塞\(a\)刚好与汽缸口相齐平,电键\(K\)断开\(.\)若在活塞\(a\)上放上一个\(2kg\)的重物,则活塞\(a\)下降一段距离后静止\((\)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p_{0}=1×10^{5}Pa\),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①\)稳定后\(A\)部分气柱的长度。

              \(②\)合上电键\(K\),对气体\(B\)进行加热,可以使\(a\)上升再次与汽缸口齐平,则此时气体\(B\)的温度为多少?

            • 5.

              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A.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 6.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插在大水银槽中,管的上部有一定长度的水银柱,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开启上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A\),当温度为\(300 K\)时,平衡时水银柱的位置如图所示,\(h_{1}=h_{2}=5 cm\),\(L_{1}=50 cm\),大气压强为\(75 cmHg\).

              \((1)\)求右管内空气柱的长度\(L_{2};\)

              \((2)\)关闭阀门\(A\),当温度升至\(405 K\)时,求左侧竖直管内空气柱的长度\(L_{3}.(\)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 7.

              \((1)\)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 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间的一种化学反应

              C.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E. 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  , 再变化到状态\(C\)  , 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A→B\)过程放出热量\(Q\)  , \(T_{A}=T_{C}\)  , 则 \(B→C\)过程气体吸收还是放出热量?热量是多少?

            • 8.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空气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2)\)某同学想了解自己乘坐热气球在不同时刻离地大致的高度,他查阅资料得知低空中某个位置的大气压\(p\)与高度\(H\)的近似关系是\(p=p_{0}(1-0.12H)\),其中\(p_{0}\)为地面大气压,单位为\(cmHg\),\(H\)的单位为\(km.\)他利用热气球中一根带直尺并装有少许水银的一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进行观察,发现在地面时水银柱封闭的气柱长度为\(l_{0}\),经过一定时间后水银柱移动了\(\triangle x\),如果忽略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假设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
              \(①\)求水银柱移动了\(\triangle x\)时热气球离地的高度;
              \(②\)若\(\triangle x=2cm\)时,对应的高度\(H= \dfrac{1}{1.32} km\),那么\(\triangle x=1cm\)时,对应的高度为多少?

            • 9.
              圆柱形气缸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用硬杆连接的两个活塞在气缸的左右两侧分别封闭了两部分气体\(A\)、\(B\),活塞可自由移动\(.\)两侧的横截面积\(S_{A} < S_{B}\),两活塞间的\(C\)部分可通过阀门\(K\)实现与外界的连通或断开\(.\)开始时两边气体温度相同,活塞处于平衡状态\(.\)现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重新平衡后两边气体压强的增量分别为\(\triangle p_{A}\)和\(\triangle p_{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C\)部分是真空,则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活塞始终不动
              B.若\(C\)部分是真空,则最终平衡时\(\triangle p_{A}=\triangle p_{B}\)
              C.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活塞向右移
              D.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最终平衡时\(\triangle p_{A} > \triangle p_{B}\)
            • 10.

              I.\((1)\)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液体与大气相接触的表面层内,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B.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C.布雨伞能够遮雨,其原因之一是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荷叶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的表面张力

              E.露珠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凝结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减小

              \((2)\)竖直放置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两臂分别灌有水银,水平部分有一空气柱,各部分长度如图所示,单位为厘米\(.\)现将管的右端封闭,从左管口缓慢倒入水银,恰好使水平部分右端的水银全部进入右管中\(.\)已知大气压强\(p\)\({\,\!}_{0}\)\(=75cmHg\),环境温度不变,左管足够长\(.\)求:

              \((i)\)此时右管封闭气体的压强;

              \((ii)\)左管中需要倒入水银柱的长度.


              \(II\).\((1)\)如图波源\(S\)\({\,\!}_{1}\)在绳的左端发出频率为\(f\)\({\,\!}_{1}\),振幅为\(A\)\({\,\!}_{1}\)的半个波形\(a\),同时另一个波源\(S\)\({\,\!}_{2}\)在绳的右端发出频率为\(f\)\({\,\!}_{2}\)、振幅为\(A\)\({\,\!}_{2}\)的半个波形\(b\),已知\(f\)\({\,\!}_{1}\)\( < f\)\({\,\!}_{2}\),\(A\)\({\,\!}_{1}\)\( > A\)\({\,\!}_{2}\)\(.P\)为两个波源连线的中点,则两波源起振方向______\((\)填“相同”或“相反”\()\),两列波到达\(P\)点的先后情况是_____\((\)填“\(a\)先”、“\(b\)先”或“同时”\()\);两列波在\(P\)点叠加时\(P\)点的位移最大可达________.


              \((2)\)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n=\)\( \sqrt{3} \)的正方体玻璃砖,若光线以入射角\(θ \)\(=60^{\circ}\)照射到\(AB\)面上\(E\)点,接着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然后从\(CD\)面上射出,已知\(E\)点到\(BC\)距离\(d=5 \sqrt{3} cm\),\(BC\)边长\(L=60cm\),求:

              \((i)\)从\(E\)点进入玻璃砖的光线与\(AB\)边的夹角;

              \((ii)D\)点到从\(CD\)边射出的光线距离.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