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由长征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_{1}\),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于\(10\)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草原成功返回\(.\)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近地点\(A\)点加速度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_{2}\).

              \((3)\)沿着椭圆轨道从\(A\)到\(B\)的最短时间。\((\)用\(h_{1}\)、 \(h_{2}\)、\(R\)、\(g\)表示\()\)

            • 2.

              小型登月器连接在航天站上,一起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月球半径的\(3\)倍,某时刻,航天站使登月器减速分离,登月器沿如图所示的椭圆轨道登月,在月球表面逗留一段时间完成科考工作后,经快速启动仍沿原椭圆轨道返回,当第一次回到分离点时恰与航天站对接,登月器快速启动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过程中航天站保持原轨道绕月运行。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登月器可以在月球上停留的最短时间约为(    )


              A.\(10π \sqrt{ \dfrac{5R}{g}}-6π \sqrt{ \dfrac{3R}{g}}\)
              B.\(6π \sqrt{ \dfrac{3R}{g}}-4π \sqrt{ \dfrac{2R}{g}}\)

              C.\(10π \sqrt{ \dfrac{5R}{g}}-2π \sqrt{ \dfrac{R}{g}}\)
              D.\(6π \sqrt{ \dfrac{3R}{g}}-2π \sqrt{ \dfrac{R}{g}}\)
            • 3.

              金星和地球在同一平面内绕太阳公转,且公转轨道均视为圆形,如图所示,在地球上观测,发现金星与太阳可呈现的视角\((\)太阳与金星均视为质点,它们与眼睛连线的夹角\()\)有最大值,最大视角的正弦值\(n\)。则金星的公转周期为(    )

              A.\({{(1-{{n}^{2}})}^{\frac{3}{2}}}\)年
              B.\({{(1-{{n}^{2}})}^{\frac{3}{4}}}\)年
              C.\(n^{3}\)年
              D.\(\sqrt{{{n}^{3}}}\)年
            • 4. 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
              A.\(1 h\)                                            
              B.\(4 h\)
              C.\(8 h\)                                            
              D.\(16 h\)
            • 5.

              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1.50×10^{11}m\),运转周期为\(T=3.16×10^{7}s\)。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如图甲或图乙所示,该行星的最大视角\(θ=14.5^{\circ}\)。求:

              \((1)\)该行星的轨道半径\(r\)和运转周期\(T_{1}(\sin 14.5^{\circ}=0.25\),最终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若已知地球和行星均为逆时针转动,以图甲和图乙为初始位置,分别经过多少时间能再次出现观测行星的最佳时期。\((\)最终结果用\(T\)、\(T_{1}\)、\(θ\) 来表示\()\)

            • 6.
              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
              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
              D.太阳没有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
            • 7.

              如图所示,\(A\),\(B\)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两颗卫星,\(A\),\(B\)两卫星与地心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之比为\(k\),不计\(A\),\(B\)两卫星之间的引力,则\(A\),\(B\)两卫星的周期之比为(    )

              A.\(k^{3}\)
              B.\(k^{2}\)
              C.\(k\)                                                           
              D.\(k \dfrac{2}{3}\)
            • 8.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卫星围绕着地球运行,其中甲卫星处于半径为\(r_{2}\)的圆轨道上,乙卫星处于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A\)、\(B\)两点的椭圆轨道上。卫星甲的周期为\(T_{0}\),卫星乙的周期为\(T\)、它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t\),已知地球半径为\(r_{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dfrac{T_{0}}{2}\sqrt{\dfrac{{(r_{1}{+}r_{{}^{2}})}^{3}}{2r_{2}^{3}}}\)
              B.\(t{=}\dfrac{T_{0}}{4}\sqrt{\dfrac{{(r_{1}{+}r_{{}^{2}})}^{3}}{2r_{2}^{3}}}\)
              C.卫星甲在\(B\)点的速度大于卫星乙在\(B\)点时的速度
              D.卫星乙在椭圆轨道上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少
            • 9. 我国“天宫一号”将于\(2011\)年\(9\)月\(27\)日至\(3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升空\(.\) 按照计划,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首先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之后发射“神舟八号”飞船,实施交会对接试验\(.\)如图,天宫一号在圆形轨道Ⅰ上运行,假设神州八号在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返回,\(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神州八号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等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时的动能小于在经过\(B\)时的动能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 10.

              木星绕太阳转动的周期为地球绕太阳转动周期的\(12\)倍,则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长轴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半长轴的_______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