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如图所示\()\),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2\),\(3\)相切于\(P\)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轨道\(1\)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
            • 2.

              质量为\(m\)的物体\(A\)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质量为\(2m\)的物体\(B\)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物体\(B\)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2F\)
              B.\(F\)
              C.\(F/2\)
              D.\(F/4\)
            • 3.

              某行星的自转周期为\(T\),用弹簧测力计在该行星的“赤道”和“两极”处测同一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在赤道上的读数比在两极上的读数小\(10\%(\)引力常量为\(G\),行星视为球体\()\).

              \((1)\)求行星的平均密度;

              \((2)\)设想该行星自转角速度加快到某一值时,在“赤道”上的物体会“飘”起来,求此时的自转周期.

            • 4.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上午\(9\)点整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由长征运载火箭将飞船送入近地点为\(A\)、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A\)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_{1}\),飞船飞行五周后进行变轨,进入预定圆轨道,如图所示\(.\)在预定圆轨道上飞行\(n\)圈所用时间为\(t\),于\(10\)月\(17\)日凌晨在内蒙古草原成功返回\(.\)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


              \((1)\)飞船在近地点\(A\)点加速度

              \((2)\)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h_{2}\).

              \((3)\)沿着椭圆轨道从\(A\)到\(B\)的最短时间。\((\)用\(h_{1}\)、 \(h_{2}\)、\(R\)、\(g\)表示\()\)

            • 5. 宇宙空间中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引力,在实际生活中,为什么相距较近的两个人没有吸在一起?其原因是\((\)    \()\)
              A.他们两人除万有引力外,还有一个排斥力
              B.万有引力太小,只在这一个力的作用下,还不能把他们相吸到一起
              C.由于万有引力很小,地面对他们的作用力总能与之平衡  
              D.人与人之间没有万有引力
            • 6.

              “嫦娥三号”携带“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玉兔号”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_{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_{2}\);地球与月球均视为球体,其半径分别为\(R\)\({\,\!}_{1}\)、\(R\)\({\,\!}_{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dfrac{G_{1}g}{G_{2}}\)
              B.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dfrac{G_{2}R_{2}^{2}}{G_{1}R_{1}^{2}}\)
              C.月球卫星与地球卫星分别绕月球表面与地球表面运行的速率之比为 \( \sqrt{ \dfrac{G_{1}R_{1}}{G_{2}R_{2}}}\)
              D.“嫦娥三号”环绕月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π \sqrt{ \dfrac{G_{2}R_{2}}{G_{1}g}}\)
            • 7. 两个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和\(M\),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和\(R\),则:

              \(①\)它们与太阳之间的万有引力之比是多少?

              \(②\)它们的公转周期之比是多少?

            • 8.

              某月球探测卫星先贴近地球表面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其动能为\({{E}_{k1}}\) ,周期为\({{T}_{1}}\);再控制它进行一系列变轨,最终进入贴近月球表面的圆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其动能为\({{E}_{k2}}\),周期为\({{T}_{2}}\),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_{1}}\),月球的质量为\({{M}_{2}}\),则

              A.
              B.
              C.
              D.\(\dfrac{{{T}_{1}}}{{{T}_{2}}}\sqrt{\dfrac{{{E}_{K1}}}{{{E}_{K2}}}}\)
            • 9.

              探月宇航员在距月球表面高\(h\)处,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_{0}\),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的自转。求:

              \((1)\)月球的质量\(M\);

              \((2)\)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_{月}\);

              \((3)\)在月球表面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_{1}\)。

            • 10.
              两个质量均为\(m\)的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物体从\(O\)沿\(OM\)方向运动,则它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F\)随距离\(r\)的变化情况大致正确的是\((\)不考虑其他星体的影响\()(\)  \()\)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