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点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小环滑到大环最低点处时的动能\(E_{k}\);

              \((2)\)求小环滑到大环最低点处时的角速度\(ω\);

              \((3)\)有同学认为,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处时,大环对轻杆的作用力与大环的半径\(R\)无关,你同意吗?请通过计算说明你的理由.

            • 2.
              某同学用手托着质量为\(m\)的苹果,从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速度为\(v(\)苹果与手始终相对静止\()\),求在此过程中,
              \((1)\)苹果所获得的动能\(E_{k}\);
              \((2)\)苹果的加速度大小\(α\);
              \((3)\)苹果所受合力大小\(F\)。
            • 3.
              如图所示,沿直径方向开有一凹槽的圆盘水平放置,可绕过中心\(O\)点的竖直轴转动,凹槽内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的小滑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_{0}\),圆盘半径为\(3l_{0}\),槽底与小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mu =\dfrac{3k{{l}_{0}}}{5mg}\),凹槽侧面光滑\(.\)圆盘开始转动时,弹簧处于原长\(l_{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在圆盘转动过程中:

              \((1)\)若要使弹簧不发生形变,求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必须满足的条件;

              \((2)\)当弹簧长度为\(2l_{0}\)时,若小滑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此时滑块的动能\(E_{k}\);

              \((3)\)当弹簧长度为某一值\(l\)时,滑块相对圆盘静止时的动能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该变化区间内动能的最大差值称为“动能阈”,用\(∆E\)\({\,\!}_{k}\)表示\(.\)请通过计算写出“动能阈”\(∆E\)\({\,\!}_{k}\)与弹簧长度\(l\)间的关系式.

            • 4.

              为了让汽车平稳通过道路上的减速带,车速一般控制在\(20km/h\)以下,某人驾驶一辆小型客车以\(v_{0}=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发现前方\(x=15m\)处有减速带,立即刹车匀减速前进,到达减速带时速度\(v=5m/s\),已知客车和人的总质量\(m=2×10^{3}kg\),求:

              \((1)\)客车和人到达减速带时的动能\(E_{k}\)。

              \((2)\)客车从开始刹车至到达减速带的过程所用的时间\(t\)。

              \((3)\)客车减速过程中受到的阻力\(f\)。

            • 5.

              质量为\(500g\)的足球被踢出后,某人观察它在空中的飞行情况,经实际测量得知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0m\),在最高点的速度为\(20m/s.\)不计空气阻力,求运动员踢球时对足球做的功\(.(\)重力加速度\(g=10m/s^{2})\)

            • 6.

              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危险行为。如果从离地高\(h=20m\)的七楼窗口以 \(v_{0}=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质量 \(m=0.02kg\)的易拉罐,不计空气阻力, 取\(g=10m/s^{2}\)。求:

              \(( 1 )\)易拉罐抛出时的动能\(;\)

              \(( 2 )\)易拉罐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 3 )\)如果以相同的初速度将易拉罐从十楼抛出,其落地时的动能将_____从七楼抛出落地时的动能\((\)选填“大于”或“小于”\()\)。

            • 7. 预警雷达探测到敌机在\(20000m\)上空水平匀速飞行,立即启动质量\(m=100kg\)的防空导弹,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在制导系统控制下竖直向下喷气,使导弹由静止以\(a=10g(\)取\(g=10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至\(5000m\)高空,喷气方向立即变为与竖直线成\(θ\)角\(\left( \cos\theta{=}\dfrac{1}{11} \right)\)斜向下,导弹做曲线运动,直至击中敌机\(.\)假设导弹飞行过程中火箭推力大小恒定,且不考虑导弹质量变化及空气阻力,导弹可视为质点\(.\)求:

              \((1)\) 火箭喷气产生的推力.

              \((2)\) 导弹从发射到击中飞机所用的时间.

              \((3)\) 导弹击中飞机时的动能.

            • 8.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13.6eV\),核外电子的第一轨道半径为\(0.53×10^{-10}m\),电子质量\(m_{e}=9.1×10^{-31}kg\),电荷量为\(1.6×10^{-19}C\),求电子跃迁到第三轨道时:

              \((1)\)电子的轨道半径,氢原子的能量分别为多少?

              \((2)\)电子的动能和电子的电势能各多大?

            • 9.

              如图所示,质量\(m=50kg\)的跳水运动员从距水面高\(h=10m\)的跳台上以\(v=5m/s\)的速度斜向上起跳,最终落入水中。若忽略运动员的身高。取\(g=10m/s²\),求:


              \((1)\)运动员在跳台上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以水面为参考平面\()\);

              \((2)\)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

              \((3)\)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 10. 如图所示,质量\(m=50kg\)的跳水运动员从距水面高\(h=10m\)的跳台上以\(v_{0}=5m/s\)的速度斜向上起跳,起跳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70^{O}\),最终落入水中。若忽略运动员的身高,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求:

              \((1)\)运动员在跳台上时具有的重力势能\((\)以水面为参考平面\()\);
              \((2)\)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

              \((3)\)运动员入水时的速度大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