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 2.

              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取10m/s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

              A.150kg
              B.kg
              C.200 kg
              D.kg
            • 3. 如图(a),某同学设计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有:铁架台、长木板、铁块、米尺、电磁打点计时器、频率50Hz的交流电源、纸带等。回答下列问题:

              (1)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用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重力加速度g和铁块下滑的加速度a表示)。
              (2)某次实验时,调整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使θ=30°.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释放铁块,铁块从静止开始沿木板滑下。多次重复后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可以计算出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 4.

              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F_{N}\),则\((\)  \()\)


              A.若\(F\)一定,\(θ\)大时\({{F}_{{N}}}\)大

              B.若\(F\)一定,\(θ\)小时\({{F}_{{N}}}\)大

              C.若\(θ\)一定,\(F\)大时\({{F}_{{N}}}\)大

              D.若\(θ\)一定,\(F\)小时\({{F}_{{N}}}\)大
            • 5.

              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 )

              A.速度   
              B.加速度
              C.电流   
              D.电场强度
            • 6.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两端分別与木块和弹簧秤相连,滑轮和木块间的细线保持水平,在木块上方放置砝码,缓慢向左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木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某次实验所得数据在
              下表中给出,其中\(f_{4}\)的值可从图\((b)\)中弹簧秤的示数读出。
              砝码的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
              滑动摩擦力 \(2.15\) \(2.36\) \(2.55\) \(f_{4}\) \(2.93\)

              回答下列问题:
              \((1)f_{4}=\) ______ \(N\);
              \((2)\)在图\((c)\)的坐标纸上补齐未画出的数据点并绘出\(f-m\)图线;
              \((3)f\)与\(m\)、木块质量\(M\)、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及重力加速度大小\(g\)之间的关系式为\(f=\) ______ ,\(f-m\)图线\((\)直线\()\)的斜率的表达式为\(k=\) ______ ;
              \((4)\)取\(g=9.80m/s^{2}\),由绘出的\(f-m\)图线求得\(μ=\) ______ \((\)保留\(2\)位有效数字\()\)
            • 7. 小明在观察如图所示的沙子堆积时,发现沙子会自然堆积成圆锥体,且在不断堆积过程中,材料相同的沙子自然堆积成的圆锥体的最大底角都是相同的。小明测出这堆沙子的底部周长为31.4m,利用物理知识测得沙子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估算出这堆沙子的体积最接近(  )
              A.60m2
              B.200m2
              C.250m2
              D.500m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