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质量m=7.0×104kg的飞机起飞前在直道上滑行,此过程可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每隔10s飞机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g=10m/s2.求:

              (1)飞机的重力;
              (2)飞机瞬时速度为60m/s时的动能;
              (3)飞机从30m/s加速至90m/s的过程中滑行的位移。
            • 2.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形陶罐,固定在可以绕竖直轴旋转的水平转台上,转台转轴与过陶罐球心\(O\)的对称轴\(OO′\)重合\(.\)转台以一定角速度\(ω\)匀速旋转,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落入陶罐内,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物块随陶罐一起转动且相对罐壁静止,它和\(O\)点的连线与\(OO′\)之间的夹角\(θ\)为\(60^{\circ}.\)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若\(ω=ω_{0}\),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为零,求\(ω_{0}\);
              \((2)\)若\(ω=2ω_{0}\),求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 3. 一质量为\(2000kg\)的汽车,行驶到一座半径为\(40m\)的圆弧形拱桥顶端时,汽车运动速度为\(8m/s.\)求此时汽车对桥面的压力的大小\((g=10m/s^{2}).\)
            • 4.

              我国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已经启动,科学家对月球的探索会越来越深入。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试求出

              \((1)\)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r\)?

              \((2)\)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平均密度?

            • 5.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某一水平面上,已知物体\(A\)重\(60N\),\(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A\)、\(B\)均处于静止状态,绳\(AC\)水平,绳\(CD\)与水平方向成\(37^{\circ}\)角,\(CD\)绳上的拉力为\(15N.\sin 37^{\circ}=0.6\),\(\cos 37^{\circ}=0.8.\)求:
              \((1)\)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B\)重力为多大?
            • 6. 下列有规则形状的物体质量分布均匀,请在图中画出\(A\)、\(B\)、\(C\)、\(D\)各物体的重心位置.
            • 7.

              离地面某一高度\(h\)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二分之一,则高度\(h\)是地球半径的多少倍?

            • 8.

              火星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 \dfrac{1}{9}.\)一位宇航员连同宇航服在地球上的质量为\(100 kg\),则在火星上其质量为多少?重力为多少?\((\)设地面上重力加速度\(g=9.8 m/s^{2}\),星球对物体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

            • 9.
              在研究摩擦力特点的实验中,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甲所示,用力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拉力从\(0\)开始逐渐增大。分别用力传感器采集拉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并用计算机绘制出摩擦力\(F_{f}\)随拉力\(F\)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的质量为\(0.78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 37^{\circ}=0.60\),\(\cos 37^{\circ}=0.80\)。
              \((1)\)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将实验中的长木板与水平方向成\(37^{\circ}\)角放置,木块在平行于木板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以\(a=2.0m/s^{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丙所示,试求拉力\(F\);
              \((3)\)第\((2)\)问的恒定拉力\(F\)作用\(3s\)后撤去\(F\),求木块从斜面底端运动到最高处时的位移\((\)设斜面足够长,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0.
              某小组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某个清晰的点\(O\)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出\(1\)、\(2\)、\(3…\),量出\(1\)、\(2\)、\(3…\)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_{1}\)、\(s_{2}\)、\(s_{3}…\),从\(O\)点开始计时,\(1\)、\(2\)、\(3…\)点对应时刻分别为\(t_{1}\)、\(t_{2}\)、\(t_{3}…\),求得\( \overline {v_{1}}= \dfrac {s_{1}}{t_{1}}\),\( \overline {v_{2}}= \dfrac {s_{2}}{t_{2}}\),\( \overline {v_{3}}= \dfrac {s_{3}}{t_{3}}….\) 作出\( \overline {v}-t\)图象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木块的加速度\(a=\) ______ ;\(b\)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 .
              \((2)\)实验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和\(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______ .
              A.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因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