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仅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有关

              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C.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

              D.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因此压强也必然增大

              E.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2)\)如图所示,一根长\(L=100 c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管内用\(h=25 cm\)长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长\(L_{1}=30 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 cmHg\),玻璃管周围环境温度为\(27 ℃\).

              \((i)\)若将玻璃管缓慢倒转至开口向下,玻璃管中气柱将变成多长?

              \((ii)\)若使玻璃管开口向下放置,缓慢升高管内气体温度,温度最高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管内水银不会溢出.




              \((\)二\()\)

              \((1)\)如图所示,图甲为某一列简谐横波在\(t=0.5 s\)时的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P\)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则关于该波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传播方向沿\(+x\)方向

              B.波速为\(16 m/s\)

              C.\(P\)处质点振动频率为\(1 Hz\)

              D.\(P\)处质点在\(0~5 s\)内路程为\(10 m\)

              E.\(P\)处质点在\(0~5 s\)内位移为\(0.5 m\)


              \((2)\)为从军事工事内部观察外面的目标,在工事壁上开一长方形孔,设工事壁厚\(d=20 \sqrt{3} cm\),孔的宽度\(L=20 cm\),孔内嵌入折射率为\(n= \sqrt{3}\)的玻璃砖如图所示,则:

              \(①\)嵌入玻璃砖后,工事内部人员观察到外界的视野的最大张角为多少?

              \(②\)要想使外界\(180^{\circ}\)范围内景物全被观察到,则应嵌入多大折射率的玻璃砖?

            • 2. \((1)\)堵住打气筒的出气口,缓慢向下压活塞使气体体积减小\((\)温度保持不变\()\),你会感到越来越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气体的密度增大,使得在相同时间内撞击活塞的气体分子数目增多
              B.分子间没有可压缩的间隙
              C.压缩气体要克服分子力做功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E.在压缩过程中,气体分子势能减小
              \((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竖直放置,底部与一打气装置相连,每次均可打入压强\({P}_{0}\)\(=1.0×10\)\({\,\!}^{5}\)\(Pa\),体积\({V}_{0}\)\(=1.0×10\)\({\,\!}^{-5}\)\(m\)\({\,\!}^{3}\)的空气。在距气缸底部\(h=0.25m\)处用销钉固定一活塞\(A\),封闭一部分压强也为\({P}_{0}\)\(=1.0×10\)\({\,\!}^{5}\)\(Pa\)的空气,活塞\(A\)可在气缸内无摩擦的滑动,质量\(m=2kg\),横截面积\(S=4.0×10\)\({\,\!}^{-4}\)\(m\)\({\,\!}^{2}\)。现向气缸内打气\(2\)次后,拔掉销钉,活塞缓慢移动,最终停在某个位置,整个过程中保持外界环境的大气压强和温度不变,大气压\({P}_{0}\)\(=1.0×10\)\({\,\!}^{5}\)\(Pa\),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最终活塞与气缸底部的距离。

            • 3. \((1)\)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
              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C.液体的蒸发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D.汽化现象是液体分子间因相互排斥而发生的
              E.有的物态变化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升高
              \((2)\)在一个密闭的气缸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图所示是它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V-T\)图象,已知\(AB\)的反向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气体在\(A\)状态的压强为\(p=1.0×10\)\({\,\!}^{5}\) \(Pa\),在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Q=7.0×10\)\({\,\!}^{2}\) \(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triangle U\)。

            • 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B.分子平均速率大的物体的温度比分子平均速率小的物体的温度高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分子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用来做功转化成机械能

              E.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2)\)如图所示,右端开口、横截面积为\(S\)的绝热圆柱形汽缸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汽缸左边有加热装置,内部被质量为\(m\)的绝热活塞\(A\)和质量也为\(m\)、导热性能良好的活塞\(B\)分成长度相等的三个部分,两活塞厚度均不计且与汽缸接触良好\(.\)汽缸左边两部分分别封闭有理想气体\(P\)和\(Q\),初始状态温度均为\(T0.\)外界大气压强大小为\(\dfrac{4mg}{S}\)且保持恒定\(.\)忽略一切摩擦

              \(①\)现对气体\(P\)缓慢加热,求当活塞\(B\)恰好到达汽缸右端时,气体\(P\)的温度;

              \(②\)将汽缸竖直放置,继续给气体\(P\)加热,求当活塞\(B\)再次到达汽缸上端时,气体\(P\)的温度.

            • 5.

              【物理\(——\)选修\(3-3\)】\((\)略\()\)

            • 6.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E.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热运动的速率一定都增大

              \((2)\)如图所示,两个截面积均为\(S\)的圆柱形容器,左右两边容器高均为\(H\),右边容器上端封闭,左边容器上端是一个可以在容器内无摩擦滑动的轻活塞\((\)重力不计\()\),两容器由装有阀门的极细管道\((\)体积忽略不计\()\)相连通\(.\)开始时阀门关闭,左边容器中装有热力学温度为\(T_{0}\)的理想气体,平衡时活塞到容器底的距离为\(H\),右边容器内为真空\(.\)现将阀门缓慢打开,活塞便缓慢下降,直至系统达到平衡,此时被封闭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为\(T\),且\(T > T_{0}.\)求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已知大气压强为\(P_{0}\).

                     

            • 7.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g\)水在沸腾时吸收了\(2260J\)的热量后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对外做了\(170J\)的功。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mol^{-1}\),水的摩尔质量\(M=18g/mol\)。关于到达沸点的水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

              B.水分子的热运动变得更剧烈了

              C.\(1g\)水中分子总势能的变化量为\(2090J\)

              D.\(1g\)水所含的分子数为\(3.3×10^{22}\)个

              E.在整个过程中能量是不守恒的

              \((2)\)在室温条件下研究等容变化,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由于实验操作不慎使水银压强计左管水银面下\(h=10cm\)处有长\(l=4cm\)的空气柱。开始时压强计的两侧水银柱最高端均在同一水平面上,温度计示数为\(7℃\),后来对水加热,使水温上升到\(77℃\),并通过调节压强计的右管,使左管最高水银面仍在原来的位置。已知大气压强\(p_{0}=76cmHg\),试管粗细均匀,球形容器的容积远大于试管中的容积。求:

              \(①\)加热后左管空气柱的长度\(l{{'}}\)。

              \(②\)加热后压强计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H\)。

            • 8.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2℃\)时水已经结为冰,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

              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D.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E.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中固体分子的运动

              \((2)\)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当气体温度变化时,气体内能一定变化

              B.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

              C.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D.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E.气体温度每升高\(1 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气缸内有一不计质量的活塞,可在气缸内作无摩擦滑动,活塞下方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气体体积为\(V\)。已知活塞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_{0} \),若保持气体温度不变,在活塞上放一重物后,气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减小了一半\((\)整个过程不漏气\()\)。试求:所加重物的重力\(G\)

            • 9.

              \([\)物理\(——\)选修\(3–3]\)该模块暂不命题。

            • 10.

              【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

              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力一定减小

              E.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把用酒精稀释过的油酸滴在水面上,待测油酸面扩散后又收缩的原因是水面受油酸滴冲击凹陷后恢复以及酒精挥发后液面收缩

              \((2)\)如图所示,内径粗细均匀的\(U\)形管,右侧\(B\)管上端封闭,左侧\(A\)管上端开口,管内注入水银,并在\(A\)管内装配有光滑的、质量可以不计的

              活塞,使两管中均封入\(L=25cm\)的空气柱,活塞上方的大气压强为\({{p}_{{0}}}=76cmHg\),这时两管内水银面高度差\(h=6cm.\)今用外力竖直向上缓

              慢地拉活塞,直至使两管中水银面相平\(.\)设温度保持不变,则:\(A\)管中活塞向上移动距离是多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