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天平测重锤质量时,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
              B.用刻度尺测重锤下落高度时,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
              C.选用体积小的,可以看做质点的重锤做实验
              D.释放重锤前,通过目测的方法使连接重锤的纸带尽量竖直
              (2)设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图乙是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为纸带上等时间间隔的六个计数点(相邻两个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根据测得的s1、s2、s3、s4、s5写出重物由B点到E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为    ,动能增加量的表达式为    .实验中发现重锤下落时动能的增加量总是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这是因为    
            • 2. 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A、B、C、D是打下的相邻的四个点,它们到运动起点O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f,重锤质量为m.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重锤从开始下落起到打点计时器打C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动能的增加量为    .(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

              (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得到A、B、C三条纸带,它们前两个打点间的距离分别是1.9mm、7.0mm、1.8mm.那么一定存在操作错误的同学是    ,错误原因可能是    
              (3)某同学在同一次实验中计算了多组动能的变化量△Ek,画出动能的变化量△Ek与下落的对应高度△h的关系图象,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到的△EK-△h图象应是如下图的    
            • 3. 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
              C.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E.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I.其中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填选项对应的字母)
              Ⅱ.在实验中,质量m为1.0kg的重物自由下落,带动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2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距离单位为cm.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速度vB=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计算出物体的动能增加量△Ek=0.48J,势能减少量△EP=0.49J (g=9.8m/s2).该同学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并没有错误.却出现了△Ek<△EP的结果.试问这一结果是否合理?答:    
            • 4. (2016春•柳州校级期中)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物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及相关计算,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C.先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E.计算重物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2)在一次实验中,质量为m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cm,那么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J,此过程中重物动能的增加量△Ek=    J (g取9.8m/s2,数据结果均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通过计算,数值上△Ep    △Ek(填“>”“=”或“<”),这是因为    
            • 5. 某同学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若规定最低位置D处所在水平面势能为零.在某次实验中,将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用DIS以图象方式显示出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图象的横轴表示小球距最低点D的竖直高度h,纵轴表示摆球的重力势能Ep、动能Ek和机械能E随h的变化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2的图象中,表示小球重力势能Ep、动能Ek和机械能E随小球距最低点D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图线分别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本次实验小球由静止释放时距最低点D的竖直高度为    m,小球的质量为    kg(取g=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由图2的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 6.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

              (1)比较这两种方案,    (填“甲”或“乙”)方案好一些.
              (2)图丙是采用甲方案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最佳的选项是    .(填选项字母)
              A.vN=gnT    B.vN=
              xn-xn+1
              2T
                  C.vN=
              dn+1-dn-1
              2T
                  D.vN=g(n-1)T.
            • 7. 小华在实验室中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为了完成实验,下列器材中必备的是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秒表           D.天平
              (2)选择好器材后,小华同学通过正确的操作得到了一条实验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O点是打出的第1个点,计数点A、B、C、D之间分别还有一个点.各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已测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0.02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重锤的速度vC=    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小华通过纸带得到OC的距离h及C点的速度vC,当两者间的关系式满足    时,说明下落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4)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8.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备有如下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天平、刻度尺等,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    .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A、B、C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相邻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是    m/s.
            • 9. 某同学用重锺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让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就在重锤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是本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文字.
              A.图中图     (选填“甲”或“乙”)所示安装方案更好一些,按此示意图组装实验器材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m=1.00kg;
              D.释放纸带,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重复步骤D多次,得到多条纸带.
              在以上实验步骤中,操作不当的是    (选填步骤前的字母).
              (2)数据处理
              F.从打出的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丙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在便于测量的地方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测量出A、B、C、D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
              G.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0m/s2,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从打O点到打C点的过程中,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Ep减=    J,增加的动能Ek增=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得出结论
              H.本次实验中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评估
              I.该同学重复分析多条纸带,发现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比它增加的动能略大一些,你认为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    
              J.本实验处理数据时,若以
              v2
              2
              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给出的
              v2
              2
              ~h图象应是    ,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v2
              2
              ~h图线的斜率等于    的数值.
            • 10.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当数到20 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
              G.以t 2 为纵坐标、l 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图线如图2所示.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2.0.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取π2=9.86,结果保留3 位有效数字)
              (2)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l图线;
              D.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
              1
              2
              d)图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