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以下有关酶的问题:

              (1)由图1曲线,可知: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是一个有关酶的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加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2

              加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3

              温度处理

              60℃

              100℃

              0℃

              4

              加碘液

              2滴

              2滴

              2滴

              ①表中为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②请指出实验操作步骤存在的问题?_____(单选)

              A.酶的量过少;B.实验步骤顺序错误;C.温度梯度设置过大。

              ③ 该实验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颜色?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中KH2PO4和Na2HPO4即可构成缓冲液,维持培养基的_________相对稳定;又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

              (4)筛选出的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用含有____________指示剂的培养基鉴定,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 ______使pH升高,指示剂将____________,且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分解利用尿素的能力 _______。

            • 3. 某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一组相关的问题.
              (1)可以将______作为酶活性高低的指标.
              (2)在t1和t5的温度环境中,该酶的活性都极低.这两种环境中酶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温度达到t5时______.
              (3)已知经过t2温度处理的该酶,当温度提高到t3时,其活性随着提高;但不知道经过t4温度处理的酶,当温度降低到t3时,其活性是否可以恢复到较高水平.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对后一个问题进行探究.
              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A、B、C,各加入适宜浓度的该酶溶液1mL.将A和B设为对照组,分别在温度为t3、t4水浴装置中保温10min;将C作为实验组,其温度处理应是先在______,然后再转移到______.
              ②另取适宜浓度的反应物溶液各2mL,分别加入a、b、c的三支试管中,______.
              ③分别将a、b、c中的溶液对应加入A、B、C内,振荡摇匀后依次在各自温度环境中保温10min,检测各试管中产物的量,记录,比较.
              ④结果预测与分析:
              如果______,则说明随着温度由t4降低,该酶的活性可以恢复;
              如果______,则说明随着温度由t4降低,该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4)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至少写2点).
            • 4.

              研究人员分别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分解纤维素和尿素的微生物,请就从土壤中获得该两种分解菌的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对于筛选土壤细菌所用的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

              (1)纤维素酶是纤维素分解菌中的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______酶。细菌可以分解尿素是因为其细胞中能产生__________酶。

              (2)纤维素分解菌分离过程中,完成土壤取样和选择培养后,需经__________,再将样品涂布到用以__________纤维素解菌的培养基上。涂布所用涂布器使用前要进行灼烧以达到__________(消毒/灭菌)的目的。

              (3)为了进一步鉴定尿素分解菌,可在以尿素为唯一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指示剂,如果指示剂变红,就可以准确鉴定。

            • 5. 回答下列以下有关酶的问题:

              (1)由图1曲线,可知: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_。

              (2)图2中A点后酶促反应的速率不再增加,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以下是一个有关酶的实验,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 表中为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② 请指出实验操作步骤存在的问题?_____(单选)

               A.酶的量过少;B.温度控制不严谨;C.温度梯度设置过大。

              ③ 该实验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的颜色?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课外活动小组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到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以________作为检测因变量的指标。

              (2)上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于是活动小组又进行________(填“对照”、“对比”或“重复”)实验,得到与上图无显著差异的结果。查阅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推测,该实验中淀粉可能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下分解的。

              pH为3条件下的酶活性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H为9条件下的酶活性,原因是________。

            • 7.

              过氧化氢(H2O2)是反应活性很高的化学物质,常用于漂白,也用于清洗小的伤口。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H2O2,它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但体内有酶的存在,可以使其分解为无毒物质。请分析如图所示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①~⑤号试管中,最先产生气泡的是             ;产生气泡最多的是             


              (2)酶起催化作用的机理是              


              (3)比较①和②号试管中的现象,说明了酶具有             ;比较②与③④⑤号试管中的现象,说明了酶的催化作用需要的条件是            


              (4)某同学想要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指出该实验课题存在的问题。             

            • 8. 为了从三种微生物中获取高性能碱性淀粉酶,某兴趣小组制备了三种微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进行实验(溶液中酶浓度相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

              (1)为了使实验更具科学性,应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的液体及各自的体积是                     ,对照组的颜色深浅程度为                (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除了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若用该试剂检验,还需要__________处理。

              (4)根据上述结果,三种淀粉酶活性强弱的顺序为      。这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利用微生物由纤维素生产乙醇可以采用如图的基本流程进行,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微生物大多分布在 ______ 的环境中.将从土壤中获得  的微生物培养在以 ______ 为碳源的培养基上,再用 ______  从培养基上选出所需菌种.
              (2)为确定①环节得到的是不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其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 ______ 发酵.对纤维酶的测定方法是采用这种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产生的 ______ 进行定量测量.确定了所需要的微生物后,就可进行图中 ______ 环节,以获得进行酒精发酵的原料.
              (3)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用菌种是 ______ ,为了确保获得较纯净的乙醇,发酵过程需保持 ______ 环境.
            • 10.

              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一些问题。

              (1)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               法进行灭菌;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原因是紫外线能使              变性,还能损伤DNA的结构。如果要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2)微生物的应用: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          和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分解成醋酸。

              (3)微生物的鉴定:为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如果存在尿素分解菌,则指示剂将变          色。

              (4)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