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B.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
              C.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
              D.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E.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 2. 冬季在菜窖里放上几桶水,可以使窖内的温度不致下降得很多,防止把菜冻坏.这是什么道理?如果在窖里放入m=200kg,t1=10℃的℃,试计算这些水结成0℃的冰时放出的热量相当于燃烧多少千克干木柴所释放出的热量?(木柴的燃烧值约为k=1.26×104KJ/kg,冰的熔化热取λ=3.35×105J/kg)
            • 3. (2015春•周口校级期中)(1)如图是萘晶体的熔化曲线,由图可知,萘的熔点是    ,熔化时间为    
              (2)若已知萘的质量为m,固态时比热容为c1,液态时比热容为c2,熔化热为λ,试计算在0~τ1、τ1~τ2和τ2~τ3这三个时间间隔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            
            • 4. 人的体温是由下丘脑中特殊神经细胞监察和控制的,这些神经就像一个温度传感器,对人体血液的温度很敏感,当流过下丘脑的血液的温度高于正常值时,它促使人体散热机制活跃起来,使人出汗.轻量级举重运动员参赛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通过大量排汗达到减少体重的目的.如果一位体重为50kg的运动员某次训练的排汗量是500g,这些汗水仅有80%从运动员身上蒸发掉了,其余汗水流掉了,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降低多少?已知常温下水的汽化热L=2.4×106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人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可以认为人体的比热容和水的比热容相同.
            • 5. 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是“气候宜人,冬暖夏凉”.能有这样的气候特点,是因为    
            • 6. 晶体在熔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主要用于(  )
              A.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动能
              B.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
              C.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的势能和动能
              D.破坏空间点阵结构,但不增加分子的势能和动能
            • 7. 如果某种物质在熔化时体积膨胀,则增大压强将(  )
              A.提高熔点
              B.降低熔点
              C.对熔点无影响
              D.提高还是降低熔点取决于压强增大的程度
            • 8.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属于液化的是(  )
              A.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动员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
              B.在严寒的冬夜,房间玻璃窗的内表面常有小冰花出现
              C.在炎热的夏天,可看到棒冰周围冒出“白气”
              D.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的表面常有水珠出现
            • 9. 已知冰、水和水蒸气在一密闭容器内(容器内没有任何其他物质).如能三态平衡共存,则系统的温度和压强必定分别是t1=0.01℃和P1=4.58mmHg.现在有冰、水和水蒸气各1g处于上述平衡状态.若保持总体积不变而对此系统缓缓加热,输入的热量Q=0.255kJ,试估算系统再达到平衡后冰、水和水蒸气的质量.已知在此条件下冰的升华热L=2.83J/g,水的汽化热L=2.49kJ/g.
            • 10. 大冬会的比赛场地亚布力,群山环抱、绿树茂密,是冬季滑雪,夏季避署的好去处.一位同学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亚布力的自然景色进行了下列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绿树的蒸腾作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B.夏季的山区气候怡人是因为这里大片的湿地和森林对气候的调节
              C.冬季的雪花飞扬是分子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美丽的雾凇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