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
              B.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
              C.库仑提出电场的概念,法拉第利用电场线形象的描述了电场的清晰图景
              D.实际上,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电容器
            • 2. 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μF,额定电压为200V,击穿电压为400V,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为使它的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V,所需要的电荷量是3×10-5C
              B.给电容器1C的电荷量,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10-5V
              C.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C
              D.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V
            •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都相同,直流电源电动势为E,其内阻可以忽略不计,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的距离为d,在两极板间的中点P处有一个带电质点,但电键K断开时,带电质点恰好保持静止,现把电键K闭合,带电质点就开始运动,设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在极短时间内达到稳定值,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电键K断开时两极板电压U和闭合后两极板电压U′;
              (2)带电质点首次碰到极板时的速度.
            • 4. (2013秋•宿迁月考)如图是电学中常见的电学元件,它的名称是    ,在物理学电路图中用大写字母    表示该元件.
            • 5. 下列关于电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只有带电的容器才称为电容器
              B.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电容器,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D.电容器充电过程是将其他形式能转变成电容器的电能并储存起来;电容器放电过程,是将电容器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 6. 下列关于电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容器,只有带电的容器才称为电容器
              B.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互靠近的导体,就组成了电容器,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
              C.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D.电容器充电过程是将其他形式能转变成电容器的电能并储存起来;电容器放电过程,是将电容器储存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 7. 一个电容器的规格是“10F、50V”,则(  )
              A.这个电容器只有加上50V 电压时,电容才是10F
              B.这个电容器能容纳的最大电荷量为10F
              C.这个电容器储存的电荷量一定为500C
              D.这个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等于10V时,它两极板电荷量(绝对值)之和为200C
            • 8. 如图为可调电容器结构图,下述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调电容器的定片必须接电源的正极,动片必须接电源的负极
              B.动片完全旋出时电容最小,完全旋入时电容最大
              C.利用该电容器可制作测量角度的电容式传感器
              D.为提高该电容器的电容,可在动片与定片之间充入电解液作为电介质
            • 9. 如图所示:
              (1)图a是    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    
              (2)图b是    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    
              (3)图c是    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    
              (4)图d是    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是    
            • 10. 如图所示,属于电容器的是(  )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