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大小改变
              B.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方向改变
              C.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D.物体的速度方向改变,其动能一定改变
            • 2. 一台原来静止的机车质量是1×105kg,它在水平轨道上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3×104N,阻力是1×104N,求:
              (1)机车的加速度;
              (2)机车在4s末的动能.
            • 3. 关于动能、动能定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B.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合力做正功,物体动能可能减小
              D.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则物体的动能肯定不变
            • 4. 关于动量和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动能相同则动量就相同
              B.一个物体动能不变则其动量就不变
              C.两个物体动能相等,则质量大的动量大
              D.两个物体动量相等,则质量大的动能大
            • 5. 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Ek=
              1
              2
              mv2中v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B.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向东和向西运动,动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当物体以相同的速率做曲线运动时,其动能不断变化
              D.动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大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
            • 6. 质量为m的宇宙飞船,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速度为v,此时它的动能为(  )
              A.mv
              B.
              1
              2
              mv
              C.mv2
              D.
              1
              2
              mv2
            • 7. 如图所示,正方形导线框ABCD之边长l=10cm,质量m=50g,电阻R=0.1Ω.让线框立在地面上,钩码质量m′=70g,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绕过两个定滑轮,连接线框AB边的中点和钩码,线框上方某一高度以上有匀强磁场B=1.0T.当钩码由图示位置被静止释放后,线框即被拉起,上升到AB边进入磁场时就作匀速运动.细绳质量、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均不计,g取10m/s2,求:
              (1)线框匀速进入磁场时其中的电流.
              (2)线框全部进入磁场所用的时间.
              (3)在线框匀速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电能占钩码损失的机械能的百分比.
              (4)线框从图示位置到AB边恰好进入磁场时上升的高度.

            • 8. 对如图蕴含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
              重力-质量图象说明同一地方的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
              B.
              位移-时间图象表示该物体受力平衡
              C.
              动能-时间图象表示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
              速度-时间图象表示该物体的合力随时间增大
            • 9. 当一个运动物体它的速度增为原来的3倍时,其动能增为原来的    倍.
            • 10. 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刻物体的(  )
              A.速度为
              Ft1
              m
              B.速度为
              Ft1
              2m
              C.动能为
              F2t1
              2m
              D.动能为
              F2t12
              2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