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20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如图4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全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0.0s.则
              (1)小球直径为    cm
              (2)如果他在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数为50次,测得的g值    (填“偏大”或“偏小”或“准确”)
              (3)他以摆长(l)为纵坐标、周期的二次方(T2)为横坐标作出了l-T2图线,由图象测得的图线的斜率为k,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用字母表示即可).
            • 2.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经过最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且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求出周期.图(甲)中秒表示数为一单摆振动30次所需时间,则秒表所示读数为    s.
              (2)用最小刻度为1mm的刻度尺测摆长,测量情况如图所示,O为悬挂点,从图(乙)中可知单摆的摆长为    m.
              (3)若用L表示摆长,T表示周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4)某同学测出不同摆长时对应的周期T,作出L-T2图线,如图丙所示,再利用图线上任两点A、B的坐标(x1,y1)、(x2,y2),可求得g=    .若该同学测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而其它测量、计算均无误,也不考虑实验误差,则以上述方法算得的g值和真实值相比是    的(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3. (2016春•雅安校级月考)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请解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供选用,请把应选用的器材填在横线上    (填字母).
              A.1m长的粗绳          B.1m长的细线
              C.半径为1cm的小木球   D.半径为1cm的小铅球
              E.时钟                  F.秒表
              G.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  H.最小刻度为cm的米尺
              I.铁架台                 J.天平和砝码
              (2)在该实验中,单摆的摆角θ应小于10°,通常从摆球经过    开始计时,测出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则单摆的周期表达式T=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写出T2与L的关系式T2=    ,利用图线可求出图线的斜率k,再由k可求出g=    m/s2.(取三位有效数字)
              (4)如果他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摆长时,只考虑了悬线长,没有考虑小球的半径
              B.单摆的摆球质量偏大
              C.开始计时,秒表过早按下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记为30次.
            • 4. (2016春•南阳期中)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只要测出多组单摆的摆长l和运动周期T,作出T2-l的图象,就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理论上T2-l图象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1)造成图象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只写一条)    
              (2)由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g=    m/s2(π2=9.87)
            • 5. (2015秋•宁波期末)小杨同学利用假期去参观北大物理实验室,并利用“单摆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请帮忙完成下列问题:
              (1)用米尺测量出摆线长为92.40cm,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直径为    mm,将摆线长加小球半径得到单摆摆长.
              (2)用秒表测量单摆的周期.当单摆摆动稳定且到达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记为n=1,单摆每经过最低点记一次数,当数到n=61时秒表的示数为58.5s,该单摆的周期是T=    s.
              (3)测量出多组周期T、摆场l的数值后,画出T2-l图线,此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6. (2015秋•荆州校级期末)某同学想测出宜宾本地的重力加速度g.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
              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cm,39.15cm,73.41cm,117.46cm.
              已知电动机每分钟转动3000转.求: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     s;
              (2)由实验测得宜宾本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本实验中主要系统误差是    ,主要偶然误差是    (各写出一条即可)
            • 7. (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小鑫同学用图1中甲、乙两种仪器中的一种正确测得金属球的直径d=2.266cm,此测量数据是选用了仪器    (选填“甲”或“乙”)测量得到的,仪器乙的名称是    

              (2)小鑫同学用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2丙、丁两图是从不同角度对该装置拍摄所得的效果图,丙图为摆球静止在平衡位置的情境,丁图为摆球振动过程中某一时刻的情境.请指出该同学的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    (写出一点即可).
              (3)在该实验中,正确测得单摆的摆线长为L,振动的周期为T,可由g=    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
              (4)在下列所给的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不需要的器材(填写器材前的编号即可)    
              A.带架子的铁架台;
              B.打点计时器;
              C.带小孔的实心铁球;
              D.秒表;
              E.长约1m的细线;
              F.规格完全相同的橡皮条;
              G.带毫米刻度的米尺;
              H.天平.
            • 8.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1)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1中秒表所示,那么秒表读数是    s

              (2)为了减少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角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t
              100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3)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5种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记录数据如下:
              L/m0.50.80.91.01.2
              T/s1.421.791.902.002.20
              T2/s22.023.203.614.004.84
              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并利用此图线求出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9. (2012秋•博白县校级月考)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以下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摆长的方法:用刻度尺量出从悬点到摆球间的细线的长
              B.测量周期时,从小球到达最大振幅位置开始计时,摆球完成50次全振动时,及时截止,然后求出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
              C.要保证单摆自始自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单摆振动时,应注意使它的偏角开始时不能小于10°;
              (2)如表是另一同学在实验中获得的有关数据
              摆长L(m)0.50.60.81.1
              周期平方T2(s22.22.43.24.8
              ①利用上述数据,在坐标图中描出L-T2图象
              ②利用图象,求出的重力加速度为g=    m/s2
              (3)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不计摆球的半径.具体作法如下:第一次量得悬线长L1,测得振动周期为T1;第二次量得悬线长L2,测得振动周期为T2,由此可推得重力加速度为g=    
            • 10.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除用铁夹、铁架台、游标卡尺、带中心孔的金属小球和细线这些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2)本实验中,如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    
              A.测周期时,单摆的摆角应大于10°
              B.测周期时,应取摆球通过最低点处计时并测量摆球全振动30~50次的时间
              C.装置单摆时,摆线应尽可能长些,摆球应选密度大而体积小的小球,且用夹板夹紧摆线
              D.要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不得使其形成锥形摆或摆球转动
              E.测摆长时,为了测量方便,应将单摆放在桌面上,拉直后用米尺测出摆球球心到摆线某点O的长度作为摆长,然后将单摆从O点吊起.
              (3)如果在实验中误将摆线长度当成了摆长,那么通过公式直接计算出的重力加速度将    (“偏大”、“偏小”);如果在实验中,误将振动29次的时间计成了30次的时间,那么所测重力加速度将    (“偏大”、“偏小”);如果在实验开始计时,秒表过早按下,那么所测重力加速度将    (“偏大”、“偏小”).
              (4)增大单摆简谐振动周期的方法是    
              A.只加大摆长
              B.只加大摆角
              C.只加大摆球质量
              D.将单摆由北京移至赤道
              (5)某同学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量不同摆长情况下单摆的振动周期,并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做出了T2-L图线,如图所示,由此图线可知重力加速度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