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①\)需要测量悬线长度,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图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悬线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测得悬线长度为 ______ \(mm\).

              \(②\)一组同学测得不同摆长\(L\)单摆对应的周期\(T\),将数据填入表格中,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T\)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做简谐运动的单摆的\(T-L\)图象\(.\)根据作出的图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A.单摆周期\(T\)与摆长\(L\)成正比
              B.单摆周期\(T\)与摆长\(L\)成反比
              C.单摆周期\(T\)与摆长\(L\)的二次方根成正比
              D.单摆摆长\(L\)越长,周期\(T\)越大
              \(③\)另一组同学进一步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讨论时有同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______ .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 2.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 ______ 
              A.\( 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 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 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 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 ______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 \((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3.

              \((1)\)在 “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①\)某同学在画玻璃砖边界时操作如图甲所示,请指出其不当之处:         \((\)写出一点即可\()\)

              \(②\)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边界\(ab\)、\(cd\)后,不小心误将玻璃砖向上稍平移了一点,如图乙所示,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玻璃的折射率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 实验中

              \(①\)已有的器材:中心带小孔的小钢球、长约\(1m\)的细线、带夹子的铁架台、游标卡尺、秒表。请从图丙选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                \((\)填器材名称\()\);

              \(②\)单摆振动\(50\)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丁中秒表所示,则单摆的振动周期是         \(s\)。

            • 4.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 (\)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 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分别在北京和厦门两地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 \)图象\((\)如图甲所示\()\)。北京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填“\(A\)”或“\(B\)”\(){.}\)另外,在厦门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 ______ 。

            • 5.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的操作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

              \((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的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甲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乙中的\(Δt\)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6.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在下面器材中你应选用什么器材为好\(?\)____________

              A.\(10cm\)长细线    \(B\).\(1m\)长粗绳      \(C\).\(1m\)长细线    \(D.\)厘米刻度尺

              E.毫米刻度尺      \(F.\)泡沫塑料小球    \(G.\)大铝球        \(H.\)小铁球

              I.大时钟          \(J.\)停表

              \((2)\)某同学在实验时有如下操作,正确的是\((\)     \()\)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circ}\)释放;

               \(B.\)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        

               \(C.\)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

              \((3)\)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数摆动次数时漏数了一次,也就是将摆动\(31\)次当作摆动了\(30\)次进行计算,那么测得\(g\)值会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 7.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多选\()\);



              A.甲图:小球从偏离平衡位置\(60^{\circ}\)开始摆动

              B.乙图:细线上端用铁夹子固定

              C.丙图:小球到达最高点时作为计时开始与终止的位置

              D.丁图:小球自由下垂时测量摆线的长度

              \((2)\)某同学通过测量\(30\)次全振动时间来测定单摆的周期\(T\),他在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按下秒表记为“\(1\)”,若同方向经过平衡位置时记为“\(2\)”,在数到“\(30\)”时停止秒表,读出这段时间\(t\),算出周期\(T=t/30\),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多次改变摆长时,他均按此方法记录多组数据,并绘制了\(T^{2}-L\)图象,则他绘制的图形可能是________;

              \((3)\)按照\((2)\)中的操作,此同学获得的重力加速度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8.

              实验题



              \((1)\)图\((a)\)是用力传感器对单摆振动过程进行测量的装置图,图\((b)\)是力传感器连接的计算机屏幕所显示的\(F-t\)图像,根据图\((b)\)的信息可得,摆球摆到最低点的时刻为      \(s\),摆长为     \(m(\)取\(π^{2}=10)\)。

              \((2)(\)单选题\()\)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  \((\)     \()\)

               \(A.\)摆球所受的重力  

               \(B.\)摆球重力在垂直悬线方向上的分力

               \(C.\)悬线对摆球的拉力      

               \(D.\)摆球所受重力和悬线对摆球拉力的合力


              \((3)(\)多选题\()\)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根细线,下端系住直径为\(d\)的金属小球,上端缠绕在铁架台上

              B.用米尺量得细线长度\(l\),测得摆长为\(l\)\(+\)\(d\)\(/2\)

              C.在摆线偏离竖直方向\(5^{\circ}\)位置释放小球

              D.让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测得摆动周期,再根据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 9. 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单摆的运动。将单摆挂在力传感器的下端,通过计算机来记录力传感器测定单摆摆动过程中摆线受到拉力大小的变化情况,以及单摆摆动的时间。实验过程中,保持单摆的最大摆角小于\(5^{\circ}\)。

              \(①\)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如图\(2\)所示的\(F-t\)图象,从图中可以读出单摆的周期\(T\)\({\,\!}_{0}\)\(=\)________\(s\)。
              \(②\)改变此单摆的摆长,可用同样的方法测出不同摆长所对应的周期。将若干组摆长\(L\)与周期\(T\)的数据,在以\(L\)为纵坐标、以\(T\)\({\,\!}^{2}\)为横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L-T\)\({\,\!}^{2}\)的图线,测得这个图线的斜率为\(k\),则实验地点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k\)及已知常数表示\()\)
              \(③\)实验做完之后,某一小组的同学突然发现他们在做\(L-T\)\({\,\!}^{2}\)的图象时,误将摆线的绳长当做单摆的摆长了,则他们此次测得的\(g\)的大小与用正确方法测得的\(g\)的值相比______。\((\)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
              A.偏大一些       \(B.\)偏小一些          \(C.\)数值相同

              \(④\)根据图\(2\)可以近似获知从\(A\)时刻到\(B\)时刻的过程中,阻力对这个振动系统所做功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k\)、\(T\)\({\,\!}_{0}\)、\(F\)\({\,\!}_{1}\)、\(F\)\({\,\!}_{2}\)表示\()\)

            • 10. 黄泽中学某同学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
              \((1)\)他组装单摆时,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一块开有狭缝的橡皮夹牢摆线,再用铁架台的铁夹将橡皮夹紧,如图\(1\)所示.

              \((1)\)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填字母代号\()\).
              A.保证摆动过程中摆长不变
              B.可使周期测量得更加准确
              C.需要改变摆长时便于调节
              D.保证摆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摆动
              \((2)\)该同学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他用分度值为毫米的直尺测得摆线长为\(89.40\) \(c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2\)甲所示,读数为 ______ \(cm\)\(.\)用停表记录单摆做\(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2\)乙所示,在秒表读数为 ______ \(s\),如果测得的 \(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                                   
              \((3)\)下列振动图象真实地描绘了对摆长约为\(1\) \(m\)的单摆进行周期测量的四种操作过程,图\(3\)中横坐标原点表示计时开始,\(A\),\(B\),\(C\),\(D\)均为\(30\)次全振动的图象,已知 \(\sin \)\(5^{\circ}=0.087\), \(\sin \)\(15^{\circ}=0.26\),这四种操作过程合乎实验要求且误差最小的是 ______\((\)填字母代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