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下落的雨滴呈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

              B. 布朗运动反映了悬浮颗粒中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 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手柄压下后反弹,是由分子斥力造成的

              D. 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通过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变化到状态\(C.\)则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气体由状态\(A\)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总的热交换情况是____\((\)填“吸热”、“放热”或“无法确定”\().\) 

              \((3)\) 某种油酸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油酸分子直径为\(d.\)将该油酸稀释为体积浓度为\(\dfrac{1}{n}\)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取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V.\)若把油膜看成是单分子层,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则油分子的体积为\(\dfrac{\pi d^{3}}{6}.\)求:

              \(①\) 一滴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面积.

              \(②\) 阿伏加德罗常数\(N_{A}\)的表达式.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B. 当波的波长比障碍物的尺寸大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 当声源相对于观察者远离时,观察者听到的声音音调比声源低

              D. 电磁波由真空进入玻璃后频率变小

              \((2)\)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当\(t=0.3 s\)时,\(Q\)点恰好处于波谷位置,则\(P\)点此时处于____\((\)填“波峰”、“波谷”或“平衡”\()\)位置\(.\)这列波的波速至少为____\(m/s.\) 

              \((3)\) 如图所示是一段光导纤维的简化图,光纤总长为\(L.\)已知光从左端射入光线在光纤的侧面上恰好能发生全反射\(.\)若已知该光纤的折射率为\(n\),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①\) 光在该光纤中的速度大小.

              \(②\) 光从左端射入最终从右端射出所经历的时间.



              C.\( (\)选修模块\(3-5)\)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发现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 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

              C. 原子核的结合能等于使其完全分解成单个核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D. 裂变时释放能量说明发生了质量亏损

              \((2)\)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结构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辐射出光子,辐射出的光子中最长波长为______\((\)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W_{0}\)的金属钠,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_______\(.\) 

              \((3)\) 氚\(\mathrm{(}_{1}^{3}H)\)是最简单的放射性原子核,夜光手表即是利用氚核衰变产生的\(β\)射线激发荧光物质发光\(.\)氚核发生\(β\)衰变过程中除了产生\(β\)粒子和新核外,还会放出不带电且几乎没有静止质量的反中微子\(\overline{\nu_{e}}.\)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一静止的氚核发生\(β\)衰变后,产生的反中微子和\(β\)粒子的运动方向在一直线上,设反中微子的动量为\(p_{1}\),\(β\)粒子的动量为\(p_{2}.\)求:

              \(①\) 氚发生\(β\)衰变的衰变方程.

              \(②\) 产生新核的动量.

            • 2. 若鱼儿戏水时吐出的小气泡从湖中逐渐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小气泡的体积由\(V_{1}=1cm^{3}\)变成\(V_{2}=1.2cm^{3}\),小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且其中的气体质量不变,大气压强\(p_{0}=1.0×10^{5}\) \(Pa\),湖水的温度保持不变\(.\)则小气泡刚形成\((\)体积为\(1cm^{3})\)时其内气体的压强为\((\)  \()\)
              A.\(0.8×10^{5}\) \(Pa\)
              B.\(1.0×10^{5}\) \(Pa\)
              C.\(1.2×10^{5}\) \(Pa\)
              D.\(2.2×10^{5}\) \(Pa\)
            • 3.

              图为伽利略设计的一种测温装置示意图,玻璃管的上端与导热良好的玻璃泡连通,下端插入水中,玻璃泡中封闭有一定量的空气。若玻璃管内水柱上升,则外界大气的变化可能是


              A.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C.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 4.

              一位消防员在火灾现场的房屋内发现一个容积为\(V_{0}\)的废弃氧气罐\((\)视为容积不变\()\)、经检测,内部封闭气体压强为\(1.2p_{0}\),为了消除安全隐患,消防队员拟用下面两种处理方案:

              \((1)\)冷却法:经科学冷却,使罐内气体变成\(27 ℃\)、一个标准大气压\(p_{0}\),求气体温度降低了多少摄氏度?

              \((2)\)放气法:保持罐内气体温度不变,缓慢地放出一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回落到\(p_{0}\),求氧气罐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

            • 5.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插在大水银槽中,管的上部有一定长度的水银柱,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开启上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A\),当温度为\(300 K\)时,平衡时水银柱的位置如图所示,\(h_{1}=h_{2}=5 cm\),\(L_{1}=50 cm\),大气压强为\(75 cmHg\).

              \((1)\)求右管内空气柱的长度\(L_{2};\)

              \((2)\)关闭阀门\(A\),当温度升至\(405 K\)时,求左侧竖直管内空气柱的长度\(L_{3}.(\)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 6.

              如图,由\(U\)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温度均为\(0℃\)的水槽中,\(B\)的容积是\(A\)的\(3\)倍\(.\)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A\)内为真空,\(B\)和\(C\)内都充有气体\(.U\)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 mm.\)打开阀门\(S\),整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U\)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泡\(C\)中气体压强为\(180mmHg\)
              B.打开\(S\)前,\(B\)气泡中气体压强为\(120mmHg\)
              C.为使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mmHg\),可将右侧水的温度加热到\(364K\)
              D.为使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mmHg\),可将右侧水的温度降低到\(182K\)
            • 7. 如图,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气缸直立放置,气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气缸的容积均为\(V_{0}\),气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K\)始终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P_{0}\)和\( \dfrac {P_{0}}{3}\);左活塞在气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 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 \dfrac {V_{0}}{4}.\)现使气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气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已知外界温度为\(T_{0}\),不计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求:
              \(①\)左右两个活塞的质量之比;
              \(②\)恒温热源的温度\(T_{x}\).
            • 8. 将一根质量可忽略的一端封闭的塑料管子插入液体中,在力\(F\)作用下保持平衡,在图中\(H\)值的大小将与下列哪个量无关\((\)  \()\)
              A.管子的半径
              B.大气压强
              C.液体的密度
              D.力\(F\)
            • 9.

              \(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物体体积改变,内能可能不变

              D.物体在压缩时,分子间同时存在着斥力和引力

              \(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不同的过程从状态Ⅰ变化到状态Ⅱ,已知状态Ⅱ的温度高于状态Ⅰ的温度,则在这些状态变化过程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气体一定都从外界吸收热量

              B.气体和外界交换的热量一定都相同

              C.气体的内能变化量一定都相同

              D.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一定都相同

              \(③\)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型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l=20cm(\)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先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h=10cm(\)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_{0}=75cmHg)\)


              \((1)\)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cmHg\)”做单位\()\)

               \((2)\)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__________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气体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 10.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图示 \(A\)状态开始,经历了 \(B\)\(C\)状态,最后到 \(D\)状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 \(B\)温度升高,压强不变
              B.\(B\)\(→\) \(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
              C.\(B\)\(→\) \(C\)体积不变,压强不变
              D.\(C\)\(→\) \(D\)体积变小,压强变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