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国自行设计并研制的“人造太阳”\(——\)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获得重大进展,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可控热核反应领域先进国家行列,如图所示\(.\)该反应所进行的聚变过程是\({\,\!}_{1}^{2}H+{\,\!}_{1}^{3}H\to {\,\!}_{2}^{4}He+{\,\!}_{0}^{1}n\),反应原料氘\(({\,\!}_{1}^{2}H)\)富存于海水中,而氚\(({\,\!}_{1}^{3}H)\)是放射性元素,自然界中不存在,但可以通过中子轰击锂核\(({\,\!}_{3}^{6}Li)\)的人工核转变得到.


              \((1)\)请把下列用中子轰击锂核\((\)\({\,\!}_{3}^{6}\)\(Li)\)产生一个氚核\((\)\({\,\!}_{1}^{3}\)\(H)\)和一个新核的人工核转变方程填写完整:____________\(+\)\({\,\!}_{0}^{1}\)\(n\)\(\to \)____________\(+\)\({\,\!}_{1}^{3}\)H.
              \((2)\)在\((1)\)中\(.\)每产生\(1g\)氚的同时有多少个\({\,\!}_{3}^{6}\)\(Li\)核实现了核转变\(?(\)阿伏伽德罗常数\(N\)\({\,\!}_{A}\)取\(6.0×10\)\({\,\!}^{23}\)\(mol\)\({\,\!}^{-1}\)\()\)

              \((3)\)一个氚核和一个氘核发生核聚变时,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为\(5.6×10\)\({\,\!}^{-13}\)\(J\),求该核聚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 2.

              我国自行设计并研制的“人造太阳”\(——\)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获得重大进展,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迈入可控热核反应领域先进国家行列。该反应所进行的聚变过程是\({\,\!}_{1}^{2}\mathrm{H}+_{1}^{3}\mathrm{H}\to _{2}^{4}\mathrm{He}+_{0}^{1}\mathrm{n}\),反应原料氘\((_{1}^{2}\mathrm{H})\)富存于海水中,而氚\((_{1}^{3}\mathrm{H})\)是放射性元素,自然界中不存在,但可以通过中子轰击锂核\((_{3}^{6}\mathrm{Li})\)的人工核转变得到。

              \((1)\)请把下列用中子轰击锂核\((_{3}^{6}\mathrm{Li})\)产生一个氚核\((_{1}^{3}\mathrm{H})\)和一个新核的人工核转变方程填写完整:\({ }\!\!\_\!\!{ }\!\!\_\!\!{ }\!\!\_\!\!{ }\!\!\_\!\!{ }\!\!\_\!\!{ }\!\!\_\!\!{ }\!\!\_\!\!{ }\!\!\_\!\!{ }+_{0}^{1}\mathrm{n}\to { }\!\!\_\!\!{ }\!\!\_\!\!{ }\!\!\_\!\!{ }\!\!\_\!\!{ }\!\!\_\!\!{ }\!\!\_\!\!{ }\!\!\_\!\!{ }\!\!\_\!\!{ }+_{1}^{3}\mathrm{H}\)。

              \((2)\)在\((1)\)中,每产生\(1g\)氚的同时有多少个\({\,\!}_{3}^{6}\mathrm{Li}\)核实现了核转变?\((\)阿伏加德罗常数\(N_{A}\)取\(6.0×10^{23}mol^{-1})\)

              \((3)\)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发生核聚变时,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为\(5.6×10^{-13}J\),求该核聚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 3.

              A.\( (\)选修模块\(3-3)\)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 由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布朗运动表明分子越小,分子运动越剧烈

              D. 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2)\) 某日中午,南通市空气相对温度为\(65\%\),将一瓶水倒去一部分,拧紧瓶盖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单位时间内进入水中的水分子数____\((\)填“多于”“少于”或“等于”\()\)从水面飞出的分子数\(.\)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瓶内水的上方形成饱和汽,此时瓶内气压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3)\) 如图所示,一轻活塞将体积为\(V\)、温度为\(2T_{0}\)的理想气体,密封在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_{0}\),大气的温度为\(T_{0}\),气体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U=aT(a\)为正的常数\().\)在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为\(T_{0}\)的过程中,求:

              \(①\)气体内能减少量\(ΔU\).

              \(②\)气体放出的热量\(Q\).


              B.\( (\)选修模块\(3-4)\)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条纹间距宽

              B. 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

              C. 肥皂泡呈现彩色条纹是由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

              D. 动车组高速行驶时,在地面上测得车厢的长明显变短

              \((2)\) 一列简谐横波沿\(+x\)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在\(t=0\)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O\)、\(a\)、\(b\)是波上的三个质点\(.\)则图乙可能表示____\((\)填“\(O\)”“\(a\)”或“\(b\)”\()\)质点的振动图象\(;t=\dfrac{T}{4}\)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加速度____\((\)填“大”或“小”\().\) 

                甲          乙

              \((3)\) 如图所示,某种透明液体的折射率为\(\sqrt{2}\),液面上方有一足够长的细杆,与液面交于\(O\),杆与液面成\(θ=45^{\circ}\)角\(.\)在\(O\)点的正下方某处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光经折射后有部分能照射到细杆上\(.\)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求:

              \(①\)光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v\).

              \(②\)能照射到细杆上折射光对应入射光的入射角.


              C.\( (\)选修模块\(3-5)\)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研究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 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任意两个核子之间

              C.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D.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2)\) 核电站所需的能量是由铀核裂变提供的,裂变过程中利用____\((\)填“石墨”或“镉棒”\()\)吸收一定数量的中子,控制反应堆的反应速度\(.\)核反应堆产物发生\(β\)衰变产生反电子中微子\((\)符号\({\overline{\nu}}_{e})\),又观察到反电子中微子\((\)不带电,质量数为零\()\)诱发的反应:\({\overline{\nu}}_{e}+p→n+x\),其中\(x\)代表____\((\)填“电子”或“正电子”\().\) 

              \((3)\) 一静止的钚核发生衰变后放出一个\(α\)粒子变成铀核\(.\)已知钚核质量为\(m_{1}\),\(α\)粒子质量为\(m_{2}\),铀核质量为\(m_{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①\)如果放出的\(α\)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求铀核的速度大小\(v{{'}}\).

              \(②\)求此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总能量.

            • 4. \((1)\) 下列各图象与实际不相符的是____.

              \((2)\) 已知氢原子基态能级\(E_{1}\),激发态能级\(E_{n}=\dfrac{E_{1}}{n^{2}}(n=2,3,…)\),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则氢原子从\(n=4\)向\(n=2\)跃迁时发出光的波长为____\(;\)若此光恰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发出的光中,共有____种频率的光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3)\) 一静止的铀核\({{\;}}_{92}^{238}U\)发生\(α\)衰变后变为钍核\(Th\),放出的\(α\)粒子速度为\(0.1c(c\)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①\) 试写出该衰变的核反应方程.

              \(②\) 求钍核的速度大小.

            • 5.

              \((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质量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内能也相同

              B. 荷叶上的小水珠呈球状,说明水不浸润荷叶

              C. 饱和汽压与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D.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加剧时,压强必增大

              \((2)\) 已知铜的摩尔质量是\(M=63.5 g/mol\),铜的密度是\(ρ=8.9 g/cm^{3}\),那么铜原子的质量是\(m_{0}=\)___\(g\),铜原子的体积是\(V_{0}=\)____\(cm^{3}.(\)取阿伏加德罗常数\(N_{A}=6.0×10^{23} mol^{-1}\),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如图所示,轻质活塞将体积为\(V_{0}\)、温度为\(3T_{0}\)的理想气体,密封在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_{0}\),大气的温度为\(T_{0}\),气体内能\(U\)与温度的关系为\(U=aT(a\)为常量\().\)在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为\(T_{0}\)的过程中,求:


              \(①\) 气体内能的减少量.

              \(②\) 气体放出的热量.

              \((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物体做受迫振动时的频率、振幅都与其固有频率无关

              B. 波在传播过程中,介质中的质点一个周期内向前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

              C. 在接近光速离开地球的飞行器里的人认为,地球上人的新陈代谢变慢了

              D. 同种介质中频率越低的声波,越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 P\)、\(Q\)是一列简谐横波中的两质点,相距\(30 m\),各自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如果\(P\)比\(Q\)离波源近,且\(P\)与\(Q\)平衡位置间的距离小于\(1\)个波长,则该列波的波长\(λ=\)____\(m\),波速\(v=\)____\(m/s.\) 


              \((3)\) 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扇形\(AOB\)为透明柱状介质的横截面,圆心角\(∠AOB=60^{\circ}.\)一束平行于角平分线\(OM\)的单色光由\(OA\)边射入介质,折射光线平行于\(OB\)且恰好射向\(M.(\)不考虑反射光线,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求:

              \(①\) 从\(M\)处射出的光线与\(OM\)的夹角.

              \(②\) 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

              \((III)(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 

              A. 铀\(\mathrm{(}_{92}^{238}U)\)经过\(α\)、\(β\)衰变形成稳定的铅\(\mathrm{(}_{82}^{206}Pb)\),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共有\(6\)个中子转变为质子

              B. 一个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个光子

              C. 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 某入射光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入射光频率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2)\) 太阳内部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核聚变反应,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就是其中之一,请写出其核反应方程:________\(;\)如果氘核的比结合能为\(E_{1}\),氚核的比结合能为\(E_{2}\),氦核的比结合能为\(E_{3}\),则上述反应释放的能量可表示为______\(.\) 

              \((3)\)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_{1}=3 m/s\),\(v_{2}=2 m/s\),它们发生碰撞后仍在同一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_{1}\)和\(v{{'}}_{2}.\)求:

              \(①\) 当\(v{{'}}_{1}=2 m/s\)时\(v{{'}}_{2}\)的大小.

              \(②\) 在各种可能碰撞中,\(v{{'}}_{1}\)的最大值.

            • 6.

              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碳\(14\)原子核,它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内切的圆,两圆的直径之比为\(7∶1\),如图所示,那么碳\(14\)的衰变方程为 (    )

              A.\({}_{6}^{14} C\mathrm{{→}}_{1}^{0}e{{+}}_{5}^{14}B\)   
              B.\({}_{6}^{14} C\mathrm{{→}}_{2}^{4}He{{+}}_{4}^{10}Be\)
              C.\({}_{6}^{14} C\mathrm{{→}}_{1}^{1}H{{+}}_{5}^{14}B\)   
              D.\({}_{6}^{14} C\mathrm{{→}}_{\mathrm{{-}1}}^{0}e{{+}}_{7}^{14}B\)
            • 7.

              贝可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

              A.\({\,\!}_{6}^{14}\mathrm{C}\to _{7}^{14}\mathrm{N}+_{-1}^{0}\mathrm{e}\)
              B.\({\,\!}_{92}^{235}\mathrm{U}+_{0}^{1}\mathrm{n}\to _{53}^{139}\mathrm{I}+_{39}^{95}\mathrm{Y}+2_{0}^{1}\mathrm{n}\)
              C.\({\,\!}_{1}^{2}\mathrm{H}+_{1}^{3}\mathrm{H}\to _{2}^{4}\mathrm{He}+_{0}^{1}\mathrm{n}\)
              D.\({\,\!}_{2}^{4}\mathrm{He}+_{13}^{27}\mathrm{Al}\to _{15}^{30}\mathrm{P}+_{0}^{1}\mathrm{n}\)
            • 8.

              放射性同位素\(C\)被考古学家称为“碳钟”,它可以用来判定古生物体的年代,此项研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1)\)宇宙射线中高能量的中子碰到空气中的氮原子后,会形成很不稳定的\({\,\!}_{6}^{14} {C} \),它很容易发生衰变,放出\(β\)射线变成一个新核,其半衰期为\(5 730\)年\(.\)试写出此核反应方程.

              \((2)\)若测得一古生物遗骸中的\({\,\!}_{6}^{14} {C} \)含量只有活体中的\(12.5\%\),则此遗骸距今约有多少年?

            • 9. 科学家利用核反应获取氚,再利用氘和氚的核反应获得能量,核反应方程分别为:\(X+Y→\)\({}_{2}^{4} {H}e \)\(+{}_{1}^{3} {H} +4.9 MeV\)和\({}_{1}^{2} {H} +{}_{1}^{3} {H} →{}_{2}^{4} {H}e +X+17.6MeV\)。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X\)是中子
              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
              C.两个核反应都没有出现质量亏损
              D.氘和氚的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综合了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得出来的
              B.\({}_{92}^{235}U+{}_{0}^{1}n\to {}_{38}^{90}Sr+{}_{54}^{136}Xe+x{}_{0}^{1}n\)是核裂变方程,其中\(x=10\)
              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
              D.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中,\(E\)是物体以光速\(c\)运动的动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