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由于当年实验条件的限制,伽利略无法直接对落体运动进行实验研究,而今天即使在中学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落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是某次实验中获得的质量为m的小球在空气中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间隔是 s.根据此照片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为9.8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2
              (2)对(1)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2. 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获得的小球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间隔是s.根据此照片计算小球在4.90cm位置处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小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3.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现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大于钩码到地面之间的距离.实验时先用手固定小车,挂上适量的钩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释放小车,小车在钩码的作用下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钩码落地后,小车继续在木板上向前运动.如图2是钩码落地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段纸带,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解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他们已计算出小车在通过计数点1、2、3、4、5、6的瞬时速度,并填入了下表,以0点为计时起点,根据表中的数据请你在图3中作出小车的v-t图象;
              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单位(m/s)
              v1 v2 v3 v4 v5 v6
              0.412 0.364 0.314 0.264 0.215 0.165
              (2)由所作的v-t图象可判断出小车做 ______ (选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不能判断”);
              (3)根据图象可求得钩码落地后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______ m/s2
              (4)若小车的质量m=1kg,则小车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g=10m/s2).
            • 4.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研究小组所用装置如图所示,长木板MN通过垫块斜放在水平面上,小物块从斜面顶端滑下,利用频闪相机连续记录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频闪相机照相频率为f=10Hz,AB间距为S1=3.50cm,CD间距为S2=7.50cm.
              (1)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小球的加速度a= ______
              (2)若测得木板长度MN=1.00m,M点距桌面的高度为0.60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忽略木板的厚度,利用以上数据,计算木板与小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 5. 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反应灵敏,对战士、司机、飞行员、运动员等尤其如此,当发现某种情况时,能及时采取行动,战胜对手或避免危险,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如图3(1)所示,甲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乙同学用一只 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都不要碰到木尺,当看到甲同学放开手时,乙同学立即握住木尺,若乙做握尺准备时的手指位置如图(2)所示,而握住尺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测得木尺下落的高度大约为 ______ .乙同学的反应时间大约为 ______
            • 6. 伽利略在物理学研究方面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1)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中发现:如果v与x成正比,将会推导出十分复杂的结论.他猜想v与t成正比,但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发达,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所以无法直接检验其是否正确.于是他想到了用便于测量的位移x与t的关系来进行检验:如果v=kt成立,则x与t的关系应是x= ______
              (2)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发明了用实验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为物理学引入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①下面关于理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______
              A.理想实验是虚幻的,所以引入它没有现实意义
              B.理想实验是没有实验基础的
              C.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可靠事实基础上的,对发现新的科学规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D.理想实验抓住了客观事实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科学的研究方法
              ②以下给出了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有关程序:
              a.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b.取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c.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d.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沿水平方向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按程序的先后排列应为: ______
            • 7. 如图甲所示,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相连,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轻质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传感器高度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滑块的质量m=1.5kg,小车的质量为M=2.0kg.一根轻质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其一端连接小车,另一端系一只空沙桶,调节滑轮可使桌面上部细绳水平,整个装置先处于静止状态.现打开传感器的同时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当小车刚好开始运动时,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传感器采集的F-t图象如乙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忽略小车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则:

              (1)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误差 ______
              A.小车向右运动后,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    B.传感器测力端与滑块间的细绳不水平
              C.小车与水平桌面之间存在摩擦             D.沙桶的质量未满足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滑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力因数μ= ______
            • 8. 为了测量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让铁块从倾斜木板上A点由静止释放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铁块到传感器的距离,连接计算机,描绘出铁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2 
              ①根据图线,计算0.6s时铁块速度v= ______ m/s,加速度a= ______ m/s2
              ②为了测定μ,还需要测量哪一个物理量 ______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
              A.铁块质量m            B.铁块所受合力F
              C.A点的高度h           D.铁块所受支持力FN.
            • 9. 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一物块A相连,用力F水平向左拉物块下面的金属板B,金属板B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乙中已把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A与金属板B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______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A重13.00N,根据下面表格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则可推算出物块A的材料是 ______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金属--金属 0.25
              橡胶--金属 0.30
              木头--金属 0.20
              皮革--金属 0.28
            • 10. 实验室备有下列仪器:
              A.长度为1m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
              B.长度为1m最小刻度为分米的刻度尺;
              C.秒表;
              D.打点计时器;
              E.低压交流电源(50Hz);
              F.低压直流电源;
              G.天平.
              为了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的数值,上述仪器中必须有的是 ______ (填字母代号).在实验开始时应 ______ (①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②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