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得细线上的拉力大小),力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mm

              (2)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    
              A.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B.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D.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3)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测量出滑块在A位置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x,则滑块的加速度a=    (用d、t、x表示)
              (4)为探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要作出它们的线性关系图象,处理数据时纵轴为F,横轴应为    
              A.t            B.t2            C.
              1
              t
                          D.
              1
              t2
            • 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重力的关系,图乙是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实验小组在对这种结果的原因分析如下.

              (1)当F=0时,小车的加速度不为0的可能原因是    
              A.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桶和砂的质量
              B.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
              C.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平衡摩擦力时讲木板右端垫得过低
              (2)当F较大时,轨迹变弯曲,a-F图形不再是线性关系的可能原因是    
              A.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
              B.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C.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
            • 3.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用钩码所受重力作为小车所受的拉力,用DIS(数字化信息系统)测小车的加速度.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    是在轨道水平的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Ⅰ”或“Ⅱ”).
              (2)小车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为    kg,小车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 4. 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设计一个“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图中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1)用游标卡尺测量窄片K的宽度d(已知l>>d),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则窄片K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表达式v1=    
              (2)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间距为l,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a=    
              (3)该实验中,为了把砂和砂桶拉车的力当作小车受的合外力,就必须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正确的做法    
              (4)实验中,有位同学通过测量,把砂和砂桶的重力当作小车的合外力F,作出a-F图线,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O的原因是    ;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    
            • 5. (2016•金华模拟)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利用气垫导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装置.
              (1)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要测量的两个物理量是        
              (2)下列不必要的一项要求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小桶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B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3)多次改变小桶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通过描点作图,作出    图象(选填“t2-F”、“
              1
              t
              -F”、“
              1
              t2
              -F”)是线形图象.
            • 6. 某实验小组利用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导轨、打点计时器和几个已知质量的小钩码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打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由图中的数据可得小车的加速度a为    m/s2
              (2)该实验小组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如丙图中图线1所示,发现图象不过原点,怀疑在测量力时不准确,他们将实验进行了改装,将一个力传感器安装在小车上,直接测量细线拉小车的力F′,作a-F′图如丙图中图线2所示,则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对于图象上相同的力,用传感器测得的加速度偏大,其原因是    
              (3)该实验小组在正确操作实验后,再以测得的加速度a为纵轴,所挂钩码的总重力F和传感器测得的F′为横轴作图象,要使两个图线基本重合,请你设计一个操作方案.    
            • 7.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A.按照图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挂上砂桶(含少量砂子).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沿长木板向下运动,且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相等.
              C.取下细绳和砂桶,测量砂子和桶的质量m,并记下.
              D.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不挂砂桶,将小车置于靠近滑轮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记录小车先后通过光电门甲和乙时显示的时间.
              E.重新挂上细绳和砂桶,改变砂桶中砂子的质量,重复B~D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片宽度d=    mm.
              (2)若遮光片的宽度为d,光电门甲、乙之间的距离为h,显示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小车的加速度a=    
              (3)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必须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平衡摩擦力时要取下细绳和砂桶
              C.小车的质量必须远远小于砂桶和砂子的总质量
              D.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取下细绳和砂桶.
            • 8. 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钩码的质量为m1,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次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小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
              1
              m2
              图象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得F=m1g,作出a-F图象,他可能作出图2中    (选填“甲”、“乙”、“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
              1
              m2
              -a图象,如图3.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钩码的质量m1=    .(4)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4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    m/s2
            • 9. (2015秋•无锡校级期末)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以下措施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以利用天平测出装沙小桶和沙的质量总m及小车质量M,用公式
              m
              M
              g求出.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2)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
              (3)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    的图象.
              (4)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5)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位同学做实验时的    (填“m”、“M”)取值不同,其中    (填“乙”或“丙”)取的值比较大.
            • 10. 某课外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并记录小桶(包括放在桶内的砝码)的质量m,滑块(包括加装在滑块两侧的铜片和固定在滑块上的加速度传感器)的质量M,每个钢片的质量;
              ②接通气泵,将滑块(不挂小桶)置于气垫导轨上,将固定在滑块上的加速度传感器调零,轻推滑块,观察滑块的运动,在滑块运动的大部分时间内,当加速度传感器的示数    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
              ③挂上小桶和砝码,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气垫导轨上方的细绳水平;
              ④将加速度传感器调零,在气垫导轨上合适位置释放滑块,记录加速度传感器的示数a;
              ⑤利用在滑块上增加钢片的方法改变滑块的质量M,重复步骤④…
              数据记录及处理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小桶质量m(单位:kg) 0.105
               小桶重力mg(单位:N) 1.028
               滑块质量M(单位:kg) 0.3970.496 0.596 0.696  0.7960.896 
               
              1
              M
              (单位:kg-1
               2.5192.016 1.678 1.437 1.256 1.116 
               
              1
              M+m
              (单位:kg-1
               1.9921.664 1.427 1.248 1.110 0.999 
               滑块加速度的测量值a(单位:m/s2 2.0141.702 1.460 1.268 1.110 1.004 
               滑块加速度的理论值a(单位:m/s2 2.0481.711 1.467 1.283 1.14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②中的横线上应填写    
              (2)上表中,滑块加速度的理论值是在忽略阻力的情况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得出的,其表达式是    (用表中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最后一行的空格内的数据是    
              (3)观察上表中最后两行,滑块加速度的理论值均大于其测量值,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原因即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