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通过下述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
              \(①\)将弹簧秤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木板上,使其轴线沿竖直方向。

              \(②\)如图甲所示,将环形橡皮筋一端挂在弹簧秤的秤钩上,另一端用圆珠笔尖竖直向下拉,直到弹簧秤示数为某一设定值时,将橡皮筋两端的位置标记为\(O\)\({\,\!}_{1}\)、\(O\)\({\,\!}_{2}\),记录弹簧秤的示数\(F\),测量并记录\(O\)\({\,\!}_{1}\)、\(O\)\({\,\!}_{2}\)间的距离\((\)即橡皮筋的长度\(l)\)。每次将弹簧秤示数改变\(0.50 N\),测出所对应的\(l\),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F/N\)

              \(0\)

              \(0.50\)

              \(1.00\)

              \(1.50\)

              \(2.00\)

              \(2.50\)

              \(l/cm\)

              \(l_{0}\)

              \(10.97\)

              \(12.02\)

              \(13.00\)

              \(13.98\)

              \(15.05\)

              \(③\)找出\(②\)中\(F=2.50 N\)时橡皮筋两端的位置,重新标记为\(O\)、\(O′\),橡皮筋的拉力记为\(F_{OO′}\)。
              \(④\)在秤钩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将橡皮筋搭在秤钩上,如图乙所示。用两圆珠笔尖成适当角度同时拉橡皮筋的两端,使秤钩的下端达到\(O\)点,将两笔尖的位置标记为\(A\)、\(B\),橡皮筋\(OA\)段的拉力记为\(F\)\({\,\!}_{OA}\),\(OB\)段的拉力记为\(F\)\({\,\!}_{OB}\)。完成下列作图和填空:

              \((1)\)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中画出\(F-l\)图线,根据图线求得\(l\)\({\,\!}_{0}\)\(=\)________\(cm\)。

                                     丙
              \((2)\)测得\(OA=6.00 cm\),\(OB=7.60 cm\),则\(F\)\({\,\!}_{OA}\)的大小为________\(N\)。

              \((3)\)根据给出的标度,在图丁中作出\(F\)\({\,\!}_{OA}\)和\(F\)\({\,\!}_{OB}\)的合力\(F′\)的图示。

                         丁

              \((4)\)通过比较\(F′\)与________的大小和方向,即可得出实验结论。

            • 2. \((1)\)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其中的二个步骤是:
              \(①\)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并固定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_{1}\)和\(F_{2}\);
              \(②\)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
              在\(①\)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②\)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某同学在研究“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得出合力\(F\)的大小随夹角\(θ\)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象及力的合成知识可求得两分力大小分别为 ______ \(N\)、 ______ \(N\);若是让它们的合力作用在一质量为\(2kg\)的物体上\((\)不计其他力\()\)可使该物体获得的加速度范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如图所示的装置做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该同学在实验中保持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的方向一直水平,你认为该做法科学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 5.

              \((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F_{1}\)和\(F_{2}\)两个力或用一个力\(F\)拉橡皮条时,结点必须达到同一点\(O\),这是因为\(F_{1}\)和\(F_{2}\)共同作用时应与用一个力\(F\)作用时的         相同\(.\)完成本实验时,以下几点:其中必要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

              \((2)\)质量为\(m=2kg\)的物块由倾角为\(θ=30^{0}\),从斜面顶端匀速下滑,,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              

              \((3)\)如图所示,重为\(200\)牛的重物由\(ON\)、\(OM\)绳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ÐONM=60^{\circ}\),\(ÐOMN=30^{\circ}\),请画出\(O\)点的受力分析图,绳\(ON\)受到的拉力是__________________ \(N\);绳\(OM\)受到的拉力是                \(N\)。

              \((4)\)一根导线长\(0.2m\),通以\(3\)\(A\)的电流,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最大的磁场力是\(6×10^{-2}N\),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T.\)如果该导线的长度和电流都减小一半,则该处的\(B\)的大小是________ \(T.\)

            • 6.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单项\()\) 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 7.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
              A.测量同一组数据\({F}_{1} \)、\({F}_{2} \)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与细线结点\(O\)的位置可以变化
              B.测量不同组数据\({F}_{1} \)、\({F}_{2} \)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与细线结点\(O\)的位置可以变化
              C.实验时,沿弹簧测力计外壳画两条射线作为两个分力\({F}_{1} \)、\({F}_{2} \)的方向
              D.读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应正视弹簧测力计,不应侧视或斜视
              \((2)\)在坐标纸中已画出某次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已知方格每边长度表示\(2.0N \),由图得出合力\(F\)的大小为______

            • 8.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同一长度以保证作用效果相同
              B.实验中,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拉细线的方向和\(O\)点的位置
              C.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circ}\)
              D.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 9.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拉力大小可以直接由弹簧秤读出
              B.记录拉力方向时可以用铅笔沿细线画一条线来表示 

              C.实验过程中应该让弹簧秤的轴线与纸面平行
              D.作力的图示时,不同的拉力标度应相同

            • 10.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把橡皮条一端固定于\(P\)点,另一端通过细绳套连接两只弹簧秤,并使该端拉至\(O\)点,测得\(PO\)长为\(L\),如图所示\(.\)则实验中

              A.选取的细绳套适当长一些
              B.只需要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C.两根细绳套间的夹角尽可能大些
              D.改用一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只需使橡皮条的长度仍为 \(L\)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