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作\(0\)、\(1\)、\(2\)、\(3\)、\(4.\)量得两计数点间的距离\(s_{1}=30.0mm\),\(s_{2}=36.1mm\),\(s_{3}=41.9mm\),\(s_{4}=48.0mm\),则小车在\(0\)与\(1\)两计数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为 ______ \(m/s^{2}(\)小数点后保留\(2\)位\()\)
            • 2.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取下一段纸带研究,如图所示\(.\)设\(0\)点为计数点的起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 ______ \(s\),各段测量数据如图所示,物体的加速度\(a=\) ______ \(m/s^{2}\),物体在图中标记为“\(2\)”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v=\) ______ \(m/s\).
            • 3.
              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 ______ \(s\),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
              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
              \(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riangle t\);
              \(③\)用\(\triangle 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 \overline {v}\)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riangle 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 \overline {v}\);
              \(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
              \(⑤\)多次重复步骤\(④\)
              \(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 \overline {v}-\triangle t\)图,如图\((c)\)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_{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 \overline {v}\)与\(v_{A}\)、\(a\)和\(\triangle t\)的关系式为\( \overline {v}=\) ______ .
              \((2)\)由图\((c)\)可求得,\(v_{A}=\) ______ \(cm/s\),\(a=\) ______ \(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5.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之间的关系实验中,不改变拉力\(F_{T}(\)即小车悬挂线所吊砂桶与砂的重力\(mg\)一定\()\),只改变小车的质量\(M\),某次实验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图中各点为计数点,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标出的计数点,测量长度的单位为\(cm\).

              \((1)\)请由纸带上测量记录的数据,求出\(C\)点的瞬时速度\(v_{c}=\) ______ \(m/s\),加速度\(a=\) ______ \(m/s^{2}(\)结果保留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该实验正式开始前,要先 ______ ,且只有当小车质量\(M\)与小车悬挂线通过定滑轮所吊砂桶及砂的总质量\(m\)大小满足 ______ 时,方可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_{T}\)的大小等于悬挂线所吊砂桶与砂的重力\(mg\).
            • 6.

              \((1)\)以\(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一辆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s\)内,该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为________。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器。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袋,其中\(1\)、\(2\)、\(3\)、\(4\)为依次选定的计数点,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可以得到实验物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m/s^{2}\)。

              \((3)\)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地球平均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

              \((4)\)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库伦力为\(F\),若它们的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变为_________。

              \((5)\)一交变电压的表达式为\(μ=2 \sqrt{2}\sin 100πtV \),则交变电压的周期为________\(s\),有效值为________\(V\)。

              \((6)\)一小球在高为\(0.8m\)的桌面上滚动,水平离开桌面后着地,着地点与桌边缘的水平距离为\(1m\),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小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 7.

              \((1)\)甲图是一把游标卡尺的示意图,该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

              \((2)\)打点计时器是力学中常用的测量时间仪器,如图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交流电周期为\(T=\)\(0.02\)\(s\),每\(5\)个点取一个读数点,测量得\(AB=\)\(3.01\)\(cm\)\(AC=\)\(6.51\)\(cm\)\(AD=\)\(10.50\)\(cm\)\(AE=\)\(14.99\)\(cm\)\(AF=\)\(20.01\)\(cm\)\(AG=\)\(25.50\)\(cm\),则\(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本小题计算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8.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的仪器,工作电压       ,如图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纸带求出打第\(3\)个点时小车的速度\(v_{3}=\)          \(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9. 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________.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②\)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下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_{1}= 3.59 cm\),\(s\)\({\,\!}_{2}= 4.41\)  \(cm\),\(s\)\({\,\!}_{3}= 5.19 cm\),\(s\)\({\,\!}_{4}= 5.97 cm\),\(s\)\({\,\!}_{5}= 6.78 cm\),\(s\)\({\,\!}_{6}= 7.64 cm\),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B}\)\(=\)________\(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0.

              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单位:\(cm)\)。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

              由图中已知数据计算: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___\(m/s^{2}\),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 m/s\)。\((\)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