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学生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的长度x,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钩码个数01234567
              弹力F/N01.02.03.04.05.06.07.0
              弹簧伸长的长度x/cm02.003.986.027.979.9511.8013.50
              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1中作出F-x图线;

              ②根据F-x图线可以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③估测弹簧弹力为5N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J.
              ④一位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如图2所示的F-x图线,说明此同学可能出现了哪种错误?    
            • 2. 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1)如图a所示,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得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    N/m,(g取9.8m/s2
              砝码质量(g)50100150
              弹簧长度(cm)8.627.636.66
              (2)取下弹簧,将其一端固定于气垫导轨左侧,如图b所示;调整导轨,使滑块自由滑动时,通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相等.
              (3)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    
              (4)重复(3)中的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c所示,由图可知,v与x成    关系,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    成正比.
            • 3. 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来研究弹簧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设计的实验如下:A、B是质量均为m0的小物块,A、B间由轻弹簧相连,A的上面通过轻绳绕过两个定滑轮与一个轻质挂钩相连.挂钩上可以挂上不同质量的物体C.物块B下放置一压力传感器.物体C右边有一个竖直的直尺,可以测出挂钩的下移的距离.整个实验中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g=9.8m/s2.实验操作如下:

              (1)不悬挂物块C,让系统保持静止,确定挂钩的位置O,并读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F0
              (2)每次挂上不同质量的物块C,用手托出,缓慢释放.测出系统 稳定时挂钩相对O点下移的距离xi,并读出相应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Fi
              (3)以压力传感器示数为纵轴,挂钩下移距离为横轴,根据每次  测量的数据,描点作出F-x图象如图2所示.
              ①由图象可知,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成    (填“正比”“反比”“不确定关系”);
              ②由图象可知:弹簧劲度系数k=     N/m;
              ③如果挂上物块C的质量mc=3m0,并由静止释放.当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为零时,物块C的速度v0=     m/s.
            • 4. (2016春•贵阳校级月考)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测力计的挂钩是通过一块三角片和弹簧连接的,如图12甲所示,他觉得这个三角片除了用来挂测力计的挂钩外还有调整弹簧工作长度(正常使用时只有三角片以上的弹簧产生弹力)的作用,在测力计不准时可以通过它来进行调节.
              为了研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的关系,他另找一弹簧按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把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指针P1P2P3P4P5P6
              x0(cm)2.044.066.068.0510.0312.01
              x(cm)2.645.267.8110.4012.9815.56
              利用所得实验数据进一步计算每一段弹簧的伸长量,请将下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研究区域P0P1P0P2P0P3P0P4P0P5P0P6
              伸长量/cm0.60    1.75        3.55
              在一定的误差允许范围内,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的原长    ,进一步分析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原长    
              一把弹簧测力计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校正零点后的测量值总是大于实际值,如果需要把它调准,应该调节三角片的位置使弹簧的工作长度    
            • 5.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利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在悬挂的弹簧下面加挂钩码,逐渐使弹簧伸长,得到的数搌记录在以下的表格中.
              钩码个数 1 2 3 4 5 6
              弹簧弹力F(N)0.50 1.00 1.50 2.00 2.50  3.00
              弹簧伸长x(cm)1.20 2.40  3.60 4.76 6.10  7.10
              A.请你根据数据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F-x图线;
              B.由图线得到结论:    
              C.由图线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取两位有效数字)
            • 6. 某同学利用弹簧和小物块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弹簧放在带有刻度的水平桌面上,将弹簧的左端固定在桌面的“0”刻度处,弹簧的右端带有指针,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指针指示值为16.00cm,在0~16cm范围内桌面光滑.该同学进行如下操作:

              (1)将物块靠近弹簧右端并缓慢压缩,当指针在如图1所示位置时,弹簧的长度为    cm.记下弹簧的压缩量△x,由静止释放物块,物块离开弹簧后,在桌面上滑行一段距离s停下,记下s值.
              (2)改变弹簧的压缩量△x,重复以上操作,得到多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12345
              △x(cm)0.501.001.502.002.50
              △x2(cm20.251.002.254.006.25
              s(cm)2.008.0018.0131.9750.00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在图2坐标纸中做出s-△x2图象.由此得到弹性势能Ep与△x2    关系.
            • 7. 在利用弹簧“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弹力F随弹簧的长度L变化的关系:
              如图所示:
              (1)该弹簧的原长l0=    ,劲度系数k=    
              (2)根据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弹簧的长度从x1变到x2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量△Ep=    
            • 8.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保持在贤直方向.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时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计为L1至L6.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以砝码的质量为纵轴,以弹簧长度与原长L0的差值为横轴,得到如图所示图象.
              (1)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m/s2);
              (2)图象中纵轴的截距的绝对值表示    
              (3)从图象上端为曲线可能是因为    
            • 9. 一同学要研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改变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着与桌子右边缘垂直的方向放置一轻质弹簧,其左端固定,右端与质量为m的小刚球接触.将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使小球沿水平方向射出桌面,小球在空中飞行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力加速度为g.

              (1)若测得某次压缩弹簧释放后小球落点P痕迹到O点的距离为s,则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    ;(用m、g、s、h等四个字母表示)
              (2)该同学改变弹簧的压缩量进行多次测量得到下表一组数据:
              弹簧压缩量x/cm1.001.50[2.002.503.003.50
              小球飞行水平距离s/cm20.1030.0040.1049.9069.90
              根据表中已有数据,表中缺失的数据可能是s=    cm;
              (3)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对上述装置进行了如下图乙所示的改变:
              (Ⅰ)在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桌子右边缘处,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Ⅱ)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固定,再使小球向左压缩弹簧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P;
              (Ⅲ)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P点的竖直距离为y.若已知木板与桌子右边缘的水平距离为L,则(II)步骤中弹簧的压缩量应该为    .(用L、h、y等三个字母表示)
            • 10.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某实验小组将该弹簧沿竖直方向悬挂起来,在另一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如表所示(g=9.8m/s2):
              钩码质量(g)0255075100125
              弹簧长度(cm)15.017.119.020.923.025.1
              (1)试在图中作出m-L的关系图线(并在图线上标①);
              (2)根据所作图线,分析计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小组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的长度是否有关,而对弹簧迸行了破坏性实验,将该弹簧截去一段长度为5cm的一部分,再对余下部分弹簧进行实验探究,请你猜想余下部分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发生变化请在上述坐标系做出其m-L的关系图线,要体现关键点(并在对应图线上标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