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小组同学使用力矩盘验证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矩盘上各同心圆的间距相等,为4cm.

              (1)在A、B两点分别用细线悬挂钩码,M、C两点用弹簧秤连接后,力矩盘平衡(如图1所示),已知每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为1N,弹簧秤示数的单位为N,请填写下列实验数据表格中“第一次”实验的数据:
              逆时针方向力矩之和(N•m)顺时针方向力矩之和(N•m)
              第一次        
              第二次
              (2)回顾整个实验过程,他们发现操作完全正确,读数和计算均无差错,力矩盘与转轴间的摩擦也足够小,经过讨论,他们认为两个方向力矩之和的差异是由于力矩盘的重心不在圆心造成的.根据(1)中的数据,可以判定力矩盘的重心可能在    (多选)
              (A)圆心的左上方(B)圆心的左下方
              (C)圆心的右上方(D)圆心的右侧,与圆心同高
              (3)为改进实验,他们提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在图2中D点悬挂一个钩码,在之后的每次实验中保持这个钩码的悬挂位置和个数不变,它产生的力矩就可以和力矩盘的重力矩抵消了.
              方案二:在之后的每一次实验中,都在顺时针方向的力矩之和上加0.04N•m,就可以抵消重力矩产生的影响了.
              你认为这两种方案    
              (A)都可行(B)都不可行(C)方案一可行(D)方案二可行.
            • 2. (2015秋•郑州校级月考)某同学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使用的器材有: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及往小车上摆放的大砝码、细线、小桶及往小桶里放的小砝码、打点计时器等.
              (1)他以小桶及小桶内的砝码的总重力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测出不同拉力F对应的加速度a值,并把各数据标在aF图象上后,发现它们都在一条直线的附近,这条直线不过坐标原点,如图甲所示,而与横坐标轴交于F1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答:    
              (2)经过调整后,该同学作出的aF图象如图乙中的A所示,另一位同学使用同一套仪器作出的a-F图象如图乙中的B所示.B图线的斜率比A图线的斜率小的原因是什么?
              答:    
            • 3. 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1)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重力.
              (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检查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做a与    的图象.
              (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5)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图2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4. 某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    ,打点周期是    s.
              (2)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实验时纸带的    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3)纸带上取连续的1至9点为计时点,由纸带上所给的数据可计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     m/s2
              (4)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为9.8m/s2,请列出测量值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有差异的一个原因    
            • 5. 在一次试验中,质量m=1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的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单位cm,那么:
              (1)纸带的    端与重物相连;                                               
              (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是:    
              (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Ep=    ,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    (g取9.8m/s2
              (4)通过计算,数值上△Ep    △Ek(填“>”、“=”或“<”),这时因为    
            • 6. (2010秋•西区校级月考)(1)要测定个人的反应速度,如图1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cm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cm处,你的手候在2cm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下落,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现有A、B、C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单位:c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27 26 28
              B 29 26 23
              C 26 24 22
              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    s.
              (2)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探究合力的方法”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4~6V的低压交流电源N/m
              C.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纸带上的一系列点迹取计数点,可求出任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平均速度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也要用到了纸带问题的处理方法
              (3)某同学在做“研究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并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测出弹簧的总长度x,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x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    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 7. (2009•上海二模)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0.3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
              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
              ③用另一绳在O点悬挂在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
              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
              重复上述①②③④,得到图示表格a.
              (1)根据表格a,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    (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    kg(保留1位有效数字).
              (2)(单选题)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对此操作说明正确的是    
              A.因为事先忘记调零 B.何时调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 D.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
              (3)某次操作中,有同学使用相同器材实验,但将传感器调零后再接上支架,其后按①③④步骤重复实验,得到图示表格b,则表格空缺处数据应接近    
              表格a
              F1 1.001 0.580 1.002
              F2 -0.868 -0.291 0.865
              θ 30° 60° 150°
              表格b
              F1 1.103  
              F2
              θ 30° 60°
            • 8. (2008秋•绵阳期末)如图为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闪光照片,它是每隔SKIPIF 1<0的时间拍摄的,从某个稍大些的位置间隔开始测量,照片上边数字表示的是这些相邻间隔的序号,下边的数值是用刻度尺量出的两个间隔的长度,单位是cm,根据所给的两个数值求出小球下落加速度的测量值g=    m/s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