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回答
              (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    号试管变蓝,    号试管不变蓝.
              (2)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    号试管的变化相似
              (3)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    的作用.
              (4)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B步骤中,    号试管改为加入等量的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    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100℃或0℃水中,10分钟后取出,各加入碘液2滴,观察实验现象.
            • 2. 为了研究唾液及口腔的咀嚼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分组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4号试管
              处理馒头块0.5g0.5g
              馒头碎屑0.5g0.5g
              2mL2mL
              唾液稀释液2mL2ml
              条件搅拌,37℃保温10分钟
              碘液检测2滴2滴2滴2滴
              实验现象
              (1)若模拟研究正常摄食情况下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2)3、4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你对4号试管现象的解释是    
            • 3.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三种处理.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管号加入材料处理1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2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3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直接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试管号加入材料处理
              1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2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3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直接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
              (1)上述实验中,只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的是        号试管,3号试管中的馒头块既没有切碎,也没有搅拌,起    作用.
              (2)5~10分后取出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    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    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    号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
              (3)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        以及    的分泌都有关系.
            • 4. 某同学在做“唾液的作用”实验中,记录的实验结果如表,该实验结果表明唾液在分解淀粉时(  )
              试管加入物质温度碘液检验
              1淀粉糊+唾液37℃不变蓝
              2淀粉糊+唾液0℃变蓝
              A.需要适宜的酸碱度
              B.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需要适宜的温度
              D.需要有碘液的存在
            • 5. 小红同学上中学后因家离学校较远,每天早上匆匆到校,经常来不及吃早饭,或偶尔吃一个馒头充饥,一段时间后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等不适症状.请分析回答:
              (1)小红同学长期摄入的营养量少且不全面,影响了身体健康.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天中正
              常的早餐、中餐、晚餐的合理热能供给分别为    
              A.30%、30%、40%       B.30%、40%、30%       C.40%、30%、30%       D.30%、35%、35%
              (2)小红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其患有贫血,建议她多吃含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生物课上,为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化学性消化,小红等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该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对    有消化作用,    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滴加碘液后现象是:2号试管    (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    
              (4)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    的水中.
            • 6. 如表是某同学做的一个探究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问题.
              试管号码ABC
              加入物质少量馒头碎屑、2mL唾液少量馒头碎屑、2mL唾液少量馒头碎屑、2mL唾液
              温度0℃37℃100℃
              时间10分钟10分钟10分钟
              加入碘液
              后的现象
                 
              (1)该同学要探究的问题是:    
              (2)针对该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3)该组实验中,    是对照组,    是实验组.
              (4)请你预测加入碘液后的实验结果,并填入表中.
              (5)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在    条件下,唾液中含有的    可以消化    
            • 7.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学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实验现象
              1碎屑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10分钟
              2碎屑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37℃10分钟
              3小块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10分钟
              4碎屑2滴碘液    0℃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对照实验是    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 8. 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和设备,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
              1碎屑2毫升唾液,2滴碘液37℃;10分钟
              2碎屑2毫升清水,2滴碘液37℃;10分钟
              3小块2毫升唾液,2滴碘液37℃;10分钟
              4碎屑    ,2滴碘液0℃;10分钟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通过本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为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小组同学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对照组是    号试管.
            • 9. (2016春•蓝田县期中)某初中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时,利用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将三支试管放入37℃的环境中10分钟,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试管中颜色的变化.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预测实验现象,不变蓝的是    号试管,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在    的作用下被分解
              (2)若要探究“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是否有关系,”应选择    号和    号试管形成对照.
              (3)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    (“有关”或“无关”)
              (4)根据所学知识,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分解为    
            • 10.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中的一组对照实验:将A、B两块大小相同的新鲜馒头块,按图示进行处理,然后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后取出,向两只试管中均滴加2滴碘液,检验其中淀粉的分解情况,该组对照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
              A.唾液淀粉酶是否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B.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作用是否与食物的消化有关
              C.唾液淀粉酶是否与食物的消化有关
              D.消化酶对食物的分解作用是否受温度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