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中,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在此过程中,如果环境温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不变

              B.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水平外力\(F\)逐渐变大

              D.气体内能减少

              E.气体吸收热量

              \((2)\)如图所示,一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车上固定着一个导热良好的圆柱形密闭气缸,在气缸正中间有一面积为\(3×10-4m2\)的活塞,活塞厚度及活塞与气缸内壁间摩擦可忽略不计。此时活塞左右两侧的气体\(A\)、\(B\)的压强均为\(1.0×105Pa\)。现缓慢增加小车的加速度,最后小车以\(20m/s2\)的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A\)气体的体积正好是原来的一半,若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活塞的质量。



            • 2.

              \([\)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

              B.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并不是分子运动,但微粒运动的无规则性,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C.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压强越小,敞口容器中水蒸发一定越快

              D.理想气体在某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减小

              E.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高低温物体,也能够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2)\)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竖直放置的内部光滑气缸,气缸的截面积为\(S\),其侧壁和底部均导热良好,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导热活塞,将缸内理想分成\(I\)、\(II\)两部分,气缸下部与大气相通,外部大气压强始终为\(p_{0}\),\(mg=0.2{{p}_{0}}S\),环境温度为\({{T}_{0}}\),平衡时\(I\)、\(II\)两部分气柱的长度均为\(l\),现将气缸倒置为开口向上,求:

              \((i)\)若环境温度不变,求平衡时\(I\)、\(II\)两部分气柱的长度之比\(\dfrac{{{l}_{1}}}{{{l}_{2}}}\);

              \((ii)\)若环境温度缓慢升高,但\(I\)、\(II\)两部分气柱的长度之和为\(2l\)时,气体的温度\(T\)为多少?

            • 3.

              \((1)\)关于生活中的热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夏天和冬天相比,夏天的气温较高,水的饱和汽压较大,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的绝对湿度较大

              B.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用镊子夹一棉球,沾一些酒精,点燃,在罐内迅速旋转一下再抽出,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C.盛有氧气的钢瓶,在\(27℃\)的室内测得其压强是\(9.0×10^{6}Pa\),将其搬到\(-3℃\)的工地上时,测得瓶内氧气的压强变为\(7.2×10^{6}Pa\),通过计算可判断出钢瓶漏气

              D.热量能够自发地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

              E.一辆空载的卡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在缓慢装沙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若把车胎内气体看成理想气体,则胎内气体向外界放热

              \((2)\)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横截面积为\(10cm^{2}\)的汽缸内有\(a\)、\(b\)两个质量忽略不计的活塞,两个活塞把汽缸内的气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部分\(A\)和\(B\),\(A\)的长度为\(30cm\),\(B\)的长度是\(A\)长度的一半,汽缸和\(b\)活塞都是绝热的,活塞\(a\)导热性能良好,与活塞\(b\)和汽缸底部相连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100N/m\),\(B\)部分下端有与电源相连的电热丝\(.\)初始状态\(A\)、\(B\)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均为\(27℃\),弹簧处于原长,活塞\(a\)刚好与汽缸口相齐平,电键\(K\)断开\(.\)若在活塞\(a\)上放上一个\(2kg\)的重物,则活塞\(a\)下降一段距离后静止\((\)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p_{0}=1×10^{5}Pa\),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

              \(①\)稳定后\(A\)部分气柱的长度。

              \(②\)合上电键\(K\),对气体\(B\)进行加热,可以使\(a\)上升再次与汽缸口齐平,则此时气体\(B\)的温度为多少?

            • 4.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强不为零
              B. 无论技术怎样改进,热机的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
              C. 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和温度有关
              D. 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E. 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实现的\((2)\)如图所示,一绝热气缸开口向下,内部封闭有理想气体,绝热活塞的质量为\(m=400g\),横截面积为\(S=2cm^{2}\),初始时绝热活塞位于距气缸顶部\(h=15cm\)处,气缸内气体的温度为\(27℃.\)现用电热丝加热,活塞下移到\(2h\)处,已知外界的大气压强为\(P_{0}=1×10^{4}Pa\),不计活塞和气缸之间的摩擦力,取\(0℃=273K\),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i)\)加热前气缸内气体的压强;
              \((ii)\)活塞下移到\(2h\)处时气缸内气体的温度.
            • 5.



              \((\)选修\(—1)\)

              \((1)\)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流的发热规律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
              A.焦耳\(B.\)库仑\(C.\)安培\(D.\)法拉第
              \((2)\)如图所示的直线电流磁场的磁感线,正确的是________.
              A.B.C.D.
              \((3)\)移动通信诞生于\(19\)世纪末,发展到\(20\)世纪中叶以后个人移动电话逐渐普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移动电话功能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移动电话可以发射电磁波
              B.移动电话不可以接收电磁波
              C.移动电话只是一个电磁波发射器
              D.移动电话只是一个电磁波接收器
              \((4)\)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若将每个点电荷的电荷量都增加一倍,同时使它们之间的距离减半,那么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变为________.
              A.\(16FB.4FC\).\( \dfrac{F}{4} \)D.\( \dfrac{F}{16} \)
              \((5)\)如图,桌面上放一闭合金属线圈,把一竖立的条形磁铁从位置\(A\)快速移到桌面上的位置\(B\),则此过程线圈中\((\)填“有”或“无”\()\)感应电流\(.\)若此实验做了两次,磁铁从位置\(A\)移到位置\(B\)的时间第一次比第二次长,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第一次比第二次________\((\)填“大”或“小”\()\).

              \((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导轨\(ab\)、\(cd\),间距为\(0.5m\),其上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05kg\)的直金属棒,整个装置放在方向跟导轨平行的匀强磁场中\(.\)当金属棒中的电流为\(2A\)时,它对导轨的压力恰好为零,取\(g=10m/s^{2}.\)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选修\(3—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由库仑定律\(F=k \dfrac{{q}_{1}{q}_{2}}{{r}^{2}} \)可知,当\(r→0\)时,\(F→∞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0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越大,则该点的电势越高\(D.\)电场线与等势面平行
              \((2)\)如图所示是某一磁场部分磁感线的分布示意图,\(P\)、\(Q\)是其中一条磁感线上的两点,关于这两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P\)点的磁感应强度比\(Q\)点的大
              B.\(P\)点的磁感应强度比\(Q\)点的小
              C.\(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D.无法比较\(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如图所示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粒子带负电\(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J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1.5J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J\)
              \((4)\)如图所示,平板下方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小计重力\()\)在纸面内沿垂直于平板的方向从板上小孔\(P\)射人磁场,并打在板上的\(Q\)点,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由此可知________.

              A.该带电粒子带正电,\(P\)、\(Q\)间的距离\(L= \dfrac{2mv}{qB} \)
              B.该带电粒子带正电,\(P\)、\(Q\)间的距离\(L= \dfrac{mv}{qB} \)
              C.该带电粒子带负电,\(P\)、\(Q\)间的距离\(L= \dfrac{2mv}{qB} \)
              D.该带电粒子带负电,\(P\)、\(Q\)间的距离\(L= \dfrac{mv}{qB} \)
              \((5)\)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他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和测量,图________\((\)填“甲”或“乙”\()\)中多用电表测量的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图________\((\)填“甲”或“乙”\()\)中多用电表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0.4m\),上面有一金属棒\(PQ\)垂直导轨放置,并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8=0.5T\),与导轨相连的电源电动势\(E=d.5V\),内阻\(r=1.0Ω\),电阻\(R=8.0Ω\),其他电阻不计,闭合开关\(S\)后,金属棒\(PQ\)仍然静止不动\(.\)求:

              \(①\)闭合回路中电流的大小;\(②\)金属棒\(PQ\)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③\)金属棒\(PQ\)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6.

              【选修\(3-3\)】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忽略不计,现使其温度降低而压强变大,达到新的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代号\()\)

              A.气体的密度变大

              B.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变小

              C.每个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率都变大

              D.该气体对外放出的热量小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                                            

              E.该气体对外放出的热量大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

                \((2)\)如图所示,一直立的气缸用一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横截面积为\(S\),气体最初的体积为\(V\)\({\,\!}_{0}\),气体最初的压强为\( \dfrac{{P}_{0}}{2} \);汽缸内壁光滑且缸壁是导热的\(.\)开始活塞被固定,打开固定螺栓\(K\),活塞下落,经过足够长时间后,活塞停在\(B\)点,设周围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已知大气压强为\(p\)\({\,\!}_{0}\),重力加速度为\(g\)\(.\)求:


              \(①\)活塞停在\(B\)点时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

              \(②\)整个过程中通过缸壁传递的热量\(Q\)\((\)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 7.

              \([\)物理\(—\)选修\(3-3]\)

              \((1)\)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0℃\)

              B.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C.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D.压缩气体总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E.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2)\)一汽缸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缸体质量\(M\)\(=10 kg\),活塞质量\(m\)\(=4 kg\),活塞横截面积\(S\)\(=2×10^{-3}m^{2}\),活塞上面的汽缸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面有气孔\(O\)与外界相通,大气压强\(p\)\({\,\!}_{0}=1.0×10^{5} Pa.\)活塞下面与劲度系数\(k\)\(=2×10^{3} N/m\)的轻弹簧相连。当汽缸内气体温度为\(127 ℃\)时弹簧为自然长度,此时缸内气柱长度\(L\)\({\,\!}_{1}=20 cm\),\(g\)取\(10 m/s^{2}\),活塞不漏气且与缸壁无摩擦。

              \((i)\)当缸内气柱长度\(L\)\({\,\!}_{2}=24 cm\)时,缸内气体温度为多少\(K?\)

              \((ii)\)缸内气体温度上升到\(T\)\({\,\!}_{0}\)以上,气体将做等压膨胀,则\(T\)\({\,\!}_{0}\)为多少\(K?\)

            • 8.

              【物理\(——\)选修\(3-3\)】

              \((1)\)关于气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气体,内能一定相同

              B、气体温度不变,整体运动速度越大,其内能越大

              C、气体被压缩时,内能可能不变

              D、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

              E、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2)\)一热气球体积为\(V\),内部充有温度为\(T_{a}\)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温度为\(T_{b}\)。已知空气在\(1\)个大气压、温度\(T_{0}\)时的密度为\(ρ_{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1\)个大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i)\)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

              \((ii)\)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

              \((iii)\)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m_{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

            • 9.

              如图所示,编号\(1\)是倾角为\(37^{\circ}\)的三角形劈,编号\(2\)、\(3\)、\(4\)、\(5\)、\(6\)是梯形劈,三角形劈和梯形劈的斜面部分位于同一倾斜平面内,即三角形劈和梯形劈构成一个完整的斜面体;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m=1kg\),与斜面部分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_{1}=0.5\),三角形劈和梯形劈的质量均为\(M=1kg\),劈的斜面长度均为\(L=0.3m\),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_{2}=0.2\),它们紧靠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现使物块以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初速度\(v_{0}=6m/s\)从三角形劈的底端冲上斜面,假定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10m/s^{2},\sin 37^{\circ}=0.6,\cos 37^{\circ}=0.8)\)


              \((1)\)若将所有劈都固定在水平面上,则物块在斜劈上能上滑多远\(?\)能否从第\(6\)块劈的右上端飞出?

              \((2)\)若所有劈均不固定,物块滑动到第几块劈时梯形劈开始相对地面滑动?

            • 10.

              \((\)选修\(3—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由库仑定律\(F=k\dfrac{{{q}_{1}}{{q}_{2}}}{{{r}^{2}}}\)可知,当\(r→0\)时,\(F→∞\)

              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0\)

              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越大,则该点的电势越高

              D.电场线与等势面平行

              \((2)\)如图所示是某一磁场部分磁感线的分布示意图,\(P\)、\(Q\)是其中一条磁感线上的两点,关于这两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P\)点的磁感应强度比\(Q\)点的大

              B.\(P\)点的磁感应强度比\(Q\)点的小

              C.\(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

              D.无法比较\(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3)\)如图所示为一匀强电场,某带电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为\(2.0J\),电场力做的功为\(1.5J.\)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少\(1.5J\)

              C.粒子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1.5J\)

              D.粒子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1.5J\)

              \((4)\)如图所示,平板下方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小计重力\()\)在纸面内沿垂直于平板的方向从板上小孔\(P\)射人磁场,并打在板上的\(Q\)点,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由此可知________.



              A.该带电粒子带正电,\(P\)、\(Q\)间的距离\(L=\dfrac{2mv}{qB}\)

              B.该带电粒子带正电,\(P\)、\(Q\)间的距离\(L=\dfrac{mv}{qB}\)

              C.该带电粒子带负电,\(P\)、\(Q\)间的距离\(L=\dfrac{2mv}{qB}\)

              D.该带电粒子带负电,\(P\)、\(Q\)间的距离\(L=\dfrac{mv}{qB}\)

              \((5)\)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他利用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和测量,图________\((\)填“甲”或“乙”\()\)中多用电表测量的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图________\((\)填“甲”或“乙”\()\)中多用电表测量的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6)\)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根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0.4m\),上面有一金属棒\(PQ\)垂直导轨放置,并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8=0.5T\),与导轨相连的电源电动势\(E=d.5V\),内阻\(r=1.0Ω\),电阻\(R=8.0Ω\),其他电阻不计,闭合开关\(S\)后,金属棒\(PQ\)仍然静止不动\(.\)求:



              \(①\)闭合回路中电流的大小;

              \(②\)金属棒\(PQ\)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金属棒\(PQ\)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