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多选组装单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L\),\(n\),\(1\)表示\()\)
              \((3)\)如表是某同学记录的\(3\)组实驶数据,并做了部分计算处理,
              组次 \(1\) \(2\) \(3\)
              摆长\(L/cm\) \(80.00\) \(90.00\) \(100.00\)
              \(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s\) \(90.00\) \(95.5\) \(100.5\)
              振周期\(T/s\) \(1.80\) \(1.91\)
              重力加速度\(g/(m⋅s^{-2})\) \(9.74\) \(9.73\)
              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的\(T=\)______\(s\),\(g=\)______\(m/s^{2}\)
              \((4)\)用多组实轴数据作出\(T^{2}-L\)图象,也可以求出重力加速度\(g\)。已知三位同学作出的\(T^{2}-L\)图线的示意图如图\(2\)中的\(a\)、\(b\)、\(c\)所示,其中\(a\)和\(b\)平行,\(b\)和\(c\)都过原点,图线\(b\)对应的\(g\)值最接近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则相对于图线\(b\),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出现图线\(a\)的原因可能是误将悬点到小球下端的距离记为摆长\(L\)
              B.出现图线\(c\)的原因可能是误将\(n\)次全振动记为\(n+1\)次
              C.图线\(c\)对应的\(g\)值小于图线\(b\)对应的\(g\)值
              D.出现图线\(b\)的原因可能是忘记了加摆球的半径
            • 2.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有下列备选器材中,需选用哪些器材较好\(?\)__________

              A.长\(1m\)左右的粗一点结实棉线, \(B.\)长\(1m\)左右的细棉线

              C.带细孔的直径\(2cm\)左右的铁球      \(D.\) 带细孔的直径\(2cm\)左右的橡胶球

              E.时钟    \(F.\)秒表   \(G.\)学生用刻度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米尺

              \((2)\)甲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长,再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直径如图甲所示为_______\(cm\),然后用秒表记录单摆完成\(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从图乙可读出时间为____________\(s\)。

              \((3)\)实验中,如果摆球密度不均匀,无法确定重心位置,乙同学设计了一个巧妙的方法而不用测量摆球的半径。具体作法如下:\(①\)第一次悬线长为\(L_{1}\)时,测得振动周期为\(T_{1} ②\)第二次增大悬线长为\(L_{2}\)时,测得振动周期为\(T_{2} ③\)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求得重力加速度为\(g=\)_______。\((\)用题给符号表示\()\)

            • 3. 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个小钢球,做成一个单摆\({.}\)测量摆长\(l\)和摆的周期\(T\),得到一组数据\({.}\)改变摆长,再得到几组数据\({.}\)从中可以找出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①}\)实验过程有两组同学分别用了图\((b)(c)\)的两种不同方式悬挂小钢球,你认为______\((\)选填“\(b\)”或“\(c\)”\()\)悬挂方式较好.
              \({②}\)在某次测量中,某同学用机械秒表测出单摆若干次全振动的时间,机械秒表读数如图\((d)\)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 s\)
              \({③}\)图\((e)\)是某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T^{2}{-}l\)图线,现已测出图中直线斜率为\(k\),则可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表达式\(g{=}\) ______ .
            • 4.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 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填“\(A\)”或“\(B\)”\(){.}\)另外,在厦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 ______\({.}(\)北大所在地的纬度比厦大高\({.})\)

            • 5.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20\) \(cm\);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小球直径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全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为\(100.0\) \(s\)\(.\)则
                     

              \((1)\)小球直径为______  \(cm\),测得重力加速度 \(g\)值为______ \(m\)\(/\) \(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如果该同学在测摆长时忘记了加摆球的半径,测得加速度 \(g\)将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准确”\()\);如果以摆长\(L\)为纵坐标、周期的二次方为横坐标作出了\(L-T^{2}\)图线,由图象测得的图线的斜率为 \(k\),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 \(g\)\(= \)______\(.(\)用字母表示即可\()\).

            • 6. 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 \(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 \(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 \(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 \(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 \(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 \(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 \(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          \(B.\)摆球太重
               \(C.\)测出 \(n\)次全振动时间为 \(t\),误作为\(( \)\(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厦门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2}\)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 ______\((\)填“\(A\)”或“\(B\)”\().\)另外,在厦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 ______  

            • 7.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组装单摆时,应在下列器材中选用______\((\)选填选项前
              的字母\()\).
              A.长度为\(1m\)左右的细线
              B.长度为\(30cm\)左右的细线
              C.直径为\(1.8cm\)的塑料球
              D.直径为\(1.8cm\)的铁球
              \((2)\)测出悬点\(O\)到小球球心的距离\((\)摆长\()L\)及单摆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
              时间\(t\),则重力加速度\(g=(\)用\(L\)、\(n\)、\(t\)表示\()\);若某次实验测得
              \(L=80.00cm\),完成\(50\)次全振动的时间\(t=90.0s\),则摆球的振动周期\(T=\)______\(s\);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下列哪些做法是可取的?______
              A.在最大位移处启动秒表和结束计时;
              B.在平衡位置启动秒表和结束计时;
              C.摆线的悬点要固定好,避免在摆动中出现松动或晃动;
              D.改变摆长,多测几组数据,并将测得的摆长和周期分别取平均值,然后代入原理式中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
              \((4)\)小丽同学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测出了多组摆长和周期,并绘制出了\(T^{2}-L\)图象,如图\(2\)所示,她在图象上选
              择两组数据,用小梅选择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
            • 8. 如图为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多选题\()\)为了减小误差,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______
              \((A)\)摆线长度\(L\)应为线长与摆球半径的和,且在\(20cm\)左右
              \((B)\)在摆线上端的悬点处,用开有夹缝的橡皮塞夹牢摆线
              \((C)\)在铁架台的竖直杆上固定一个标志物,且尽量使标志物靠近摆线
              \((D)\)计时起终点都应在摆球的最高点且不少于\(30\)次全振动的时间
              \((2)\)某同学正确操作,得到了摆长\(L\)和 \(n\)次全振动的时间\(t\),由此可知这个单摆的周期\(T=\) ______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 .
            • 9.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同学进行如下步骤:

              \((1)\)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L\),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1\)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mm\)。

              \((2)\)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由静止释放,使单摆在竖直平面内摆动,用秒表测出单摆做 \(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t\),秒表读数如图\(2\)所示,则读数为___________\(s\)。
              \((3)\)实验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度有利的建议是_________。
                \(A.\)单摆的摆线不能太短
                 \(B.\)单摆的摆球密度尽可能大
                 \(C.\)单摆的摆角越大越好
                 \(D.\)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测量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摆动周期
            • 10.
              某实验下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他们装好单摆后在摆球自然悬垂的情况下,用毫米刻度尺从悬点量到摆球的最低端的长度\(L=0.9990m\),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直径,结果如图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 ______ \(mm\),单摆摆长为 ______ \(m.\)

              \((2)\)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5^{\circ}\)的偏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边周期为\( \dfrac {t}{100}\)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大.
            0/40

            进入组卷